記者 李娉婷/報導
鯨豚等海洋哺乳類動物擁有自我意識及高度智慧,近年來反對圈養的聲浪越來越高,自2013年起,美國組織Empty the Tanks號召全球各地的團體,在5月11日發起反圈養行動,今(2019)年的Empty the Tanks國際反圈養日有超過60個地區響應,在亞洲,香港、日本、韓國也舉行了相關抗議活動,民眾來到當地海洋公園前,高舉立牌及布條,要求圈養單位停止動物表演,並且不再引進、繁殖鯨豚;同時也呼籲人們,別再觀賞鯨豚表演了!
5月11日的Empty the Tanks國際反圈養日,動保團體來到香港海洋公園前舉牌呼籲遊客停止消費動物。 取自豚聚一家...
記者
李娉婷/報導
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千百年來紛爭不斷,而這座古老的聖城除了主權爭議外,如今又有了新的棘手難題:流浪貓。根據統計,耶路撒冷有24萬隻流浪貓,等於每平方公里就有近2,000隻貓,在貓口密度過高的情況下,疾病不只在貓咪間傳播,還有人畜共通傳染病及野生動物受到傷害的威脅,而流浪貓絕育計畫也因為宗教因素,在保守派的反對下無法大規模實施。
耶路撒冷市立獸醫中心的員工試圖誘捕流浪貓,以便進行絕育手術。 取自Times of Israel
在耶路撒冷的市立獸醫中心,每天至少有15隻貓在此進行絕育手術,但對於這座貓口擁擠的城市來說,目前的絕育速度遠遠不夠——專家指出,耶路撒冷的流浪貓集中程度,是中東甚至全世界最高。獸醫中心主任布里爾(Asaf Bril)表示,在這個擁有90多萬居民的城市中,約有24萬隻流浪貓,他認為只有大規模、快速的計劃,讓80%的流浪貓在六個月內完成絕育,才能使得貓口得到控制,「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25間獸醫診所,每天為500隻貓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