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當代思潮】講座報導/食農教育:從生活實踐,「種」出核心生命觀

本文改寫自由關懷生命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動物當代思潮、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合作舉辦的「2022動保扎根教師研習」場次三【食農教育與蔬食議題:種出生命體驗——教出食農教育的多元教育內涵】,講者為臺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張明純老師,講座中,張明純分享食農教育不僅在綠色飲食、友善環境方面的效益,更有許多生命教育上的啟發與成效。

作者:陳筠凡(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暨地方小公僕)

隨著全球貿易自由化、農業工業化等發展,加上氣候變遷的影響,糧食供應不穩定、價格劇烈波動、食安與環境等問題層出不窮。考量飲食、環境與農業三者緊密連結,深深影響國民健康及環境永續發展,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自民國103年起,主動籌組「食農教育立法推動聯盟」與各方合作,歷經8年,終於盼到111年4月19日立法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賦予食農教育正式的法源依據和預算。該法希望培養國民對飲食及農業的關懷,認識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等知識,並透過實踐良好的擇食、飲食習慣,促進對國產農產品、友善農法、農業文化的認同與支持,進而增進國民健康及環境永續發展。

讀到這裡,你是否好奇,食農教育的內涵究竟是什麼,讓它的影響力足以橫跨農業、健康、環境、產業、文化,甚至是生命觀?

食農教育本身就是跨領域實踐的學習

在臺中教育大學開設「手作食農教育」通識課5年的張明純老師認為,食農教育本身就是跨領域的知識及技能,而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踐的過程培養學員的態度與素養。對此,她將食農教育粗分為三大領域進行課程設計,包含:飲食教育、農事教育、環境教育。

  • 飲食教育

臺灣餐廳、小吃店林立,加上近年因應疫情,外送平台服務盛行,外食習慣越來越普遍,卻造成人們與食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然而,從擇食到飲食的所涉及的知識範圍就非常廣,包括營養知識、食品安全認識、烹飪廚藝、餐桌禮儀、在地飲食文化,甚至挑選本地或外國食材的習慣亦包含了對碳足跡的認識。

舉例來說,受到當代雙薪家庭型態、大學生住宿形式等因素影響,普遍自煮機會低、高頻率外食的結果,除了烹飪手藝可能因此生疏,進而弱化飲食文化的傳承及認同之外,不再自煮也代表著不需要採買食材,形同切斷了與食物之間的連結。人們不再認得煮食的起點與過程(食物),只知道最後的結果(餐點),久而就之,也不再重視其中涉及的營養均衡與食品安全。

  • 農事教育

張明純表示,在食農教育中特別強調「農事實作」,學生必須進行農事勞動,透過自耕自煮自食的過程,促發五感的體驗,並從中啟發情意體會。農事對學生們來說是勞心勞力的,但它對於態度與素養的建立影響最鉅,因為透過行動產生的記憶最深刻。農事也是連結飲食、環境教育與生命觀的基礎,因為一旦拾起鋤頭,學生們就有意識地回歸自然的一份子。想要豐收,他們必須謙卑,必須學會如何與大自然共處,包括:如何跟隨時令季節播種、如何透過堆肥餵養讓植物豐美的土壤世界、如何辨認農場裡的害蟲與益蟲。

食農教育中特別強調農事實作,圖為臺中教育大學的天空農場。   張明純/提供
張明純認為,農事是連結飲食、環境教育與生命觀的基礎。   張明純/提供
  • 環境教育

在農事的過程中,也會不得不留意周圍環境。學員們必須改良土壤、掌握氣候、回收利用廢棄資材、透過堆肥落實淨零碳排與固碳,並作為一個嚴格的把關者,挑選哪些可以進入土壤,哪些不行。因為種植,學員建立了與植栽之間的「親子關係」,變得挑剔、更加覺察、更加在乎,而後才知道農事有多麼不易、維護環境有多麼可貴。因為農事拉近了與食物的距離,才注意到過去理所當然地接受「慣行農作物」有多麼值得懷疑,一旦親身透過堆肥與友善農作種出一片沃土與豐收,便很難再麻木支持石油加工製成農藥、肥料、色素、人工香精的農業與食品加工業。

跨文化風土、動物保護及友善農業,孕育出的核心生命觀

透過5年來的教學,以及參與自106年起推動的「臺中市校園食農教育總體計畫」的相關經驗,張明純發現,學生們除了顯著改善飲食行為、環境意識、動植物辨識力之外,整體生命體悟及生活感受性也大幅增長,變得更有同理心、感恩、謙虛、敬天愛物、惜食,更能穩定心性與情緒,強化人際的連結與互動,以及對生命與環境更有責任感。

這份責任感與關愛,不止於植物,亦包含動物,甚至是不討喜或不曾重視者。有同學分享:「因為農事實作,我不再認為土壤是骯髒的,敢碰觸土壤並深知土壤保育的重要性,對過往厭惡的土壤動物也不再有偏見與歧視,認識牠們是鬆土的好幫手及給予土壤養分的好朋友後,開始樂見牠們的存在。」在動物保護領域裡,動物的「臉」是否可愛、外貌是否討喜,一直是能否提升關注度的影響因素,然而透過農事體驗,似乎可預期人們對動物的愛將不再侷限,而能接納成為愛護環境整體的一部分。

張明純表示,蜈蚣、蚯蚓、鼠婦等沒有臉的動物,都因為在大自然中有一份位置而備受珍視;食農教育的內容非常多元,也有些學校會融入養雞的課程,這同樣能夠讓學生看見動物,引發思考。

隨著對友善農法的認識,能發現以永續友善的方式與農場動物合作,是從事農作非常重要的一環,例如放養雞隻,雞會幫忙除草、抓蟲,人與動物是合作與互惠的關係,而不是單方面剝削,因此食農教育的推展,有益於整體提升雞、鴨、羊、牛等農場動物的權益與關注度,使其未來更有一線曙光。

張明純會記錄到訪臺中教育大學天空農場的動物,圖為食蚜蠅,外表貌似蜜蜂的食蚜蠅常會停留在花朵上,是替花授粉的重大功臣。   張明純/提供

文化與飲食風土,亦因在地種植而被體現。張明純分享,在通識課程的最後一堂課,大夥兒煮食了臺中特色菜餚「麻芛湯」,不是臺中人的同學們紛紛好奇這道菜是什麼,從來沒吃過;而身為道地臺中人的同學則想起了阿公阿嬤:「找到原本無話可說的祖孫之間共同的話題,因為小時候,阿公阿嬤就是煮這道菜給自己。」也有同學分享:「因為親手栽種,終於敢吃之前不敢吃的菜,甚至覺得很好吃。」事實上,在《好土地,照顧好身體》一書中,也有提到,植物中有一種能量稱為「綠的性質(viriditas,描寫身體、心靈健康的一種狀態)」,受到整個種植過程影響,包括生長的環境、農法、採收、堆肥的過程等,所以當地的環境,以及種植的一切因素,都會改變植物的風味與營養價值,這就是風土。

在產業面,有同學分享對於友善農法有更深認識:「理解雜草也有生態與栽培管理上的正面意義與功能,從過程中看見農業的價值,敬重農業,並相信無須農藥與化肥,也能種植出肥美的蔬菜。」甚至也有主修國際貿易的同學分享:「在食農手作的過程中,學會了等待。這是在國貿系強調資本主義核心價值的課程中學不到的,甚至是相反的價值。」工業化的經濟時代,本就強調生產效率,但學生在友善農法的過程中,學會了強摘的果子不甜,了解友善農法順天的精隨,更學會尊重生命原本的步調。

他們因層層食物鏈在眼前構築出看得見的生態系,感受微風輕撫植物、採收嫩葉的觸感,聽見菜園間蟲鳴鳥叫的清幽,聞到香草的芬芳,享受剛採收的果實入口的鮮甜剎那,因未曾見過蔬菜開花而驚喜感動──從播種、採收到煮食下肚,從開始到結束都參與其中,因這樣五感的堆疊,進理解什麼是「人與大自然共好」,什麼是「人與自然一體」。在這個過程裡,他們從環境的消費者,被農事賦能,成為了環境的生產者、成為了生命的守護者:「看到土地從乾涸變鬆軟,種子從細微渺小到茁壯的植株,不請自來的植物吸收養分自己長大,瘦弱的枝幹開出花後結果再慢慢轉紅,深刻感受生命運行的本質。」

參與農事實作的學生對過往厭惡的土壤動物不再有偏見與歧視,認識到牠們是鬆土的好幫手、給予土壤養分的好朋友後,開始樂見牠們的存在。   張明純/提供

友善食農教育,是與自然連結的啟點,也是守護一切的終點

「農業,是最容易受到全球化衝擊的產業,卻也是唯一能同時照顧環境、土地、人類健康、連結社會關係、展現在地獨特性的產業。」張明純如是說。

通過《食農教育法》只是好的開始,後續如何強化行政系統,健全國家食農教育體系及人才培育,從而讓該法從象徵意義走向透徹完善的實踐,才是各界討論的重點。事實上,過去已有許多民間單位、地方學校以多元方式推動食農教育,未來如何利用標竿做法發揮槓桿效益,或是透過相關平台創造經驗交流學習的機會,仍有賴主管單位有效整合及各執行單位共同合作。

近年來氣候變遷、國際貿易、產業結構變化、農村人口老化等因素,使台灣糧食自給率受到影響,亦深深影響了農業型態及飲食習慣。期待此時種下食農教育種子的孩子們,能夠為台灣環境、土地、健康、社會信賴感及在地特色的未來歡喜豐收。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