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當代思潮】講座報導/彭雅玲:動保教材應以生命教育為核心

▲講座海報中,彭雅玲抱著她的愛犬點點合照。

作者:蔡育琳

由關懷生命協會主辦的「2022動保扎根教師研習」,在6月24日展開第一場講座,主題為「國教署動保教材的編撰與校園課程實踐」。講者彭雅玲(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是教育部國教署《動物保護教育──同伴動物》的主編,最近三年多來的規劃及實踐過程,讓她有深刻的體驗及收穫。

要建立一套完善而可行的動保教材,必須整合許多不同立場、不同聲音,還要在學校實際推動、評估效果,彭雅玲是如何完成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隨著彭雅玲的詳細說明,讓我們一起認識其中甘苦與成果。

教材的緣起與特色

▲《動物保護教育──同伴動物》封面和內頁都是彩色,彭雅玲認為:「一本好的動保教材,應該要圖文並茂。」

講座主持人吳宗憲(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動保扎根教育平台召集人)首先介紹,自從2018年底《動物保護法》修法,將動保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教育部就開始多方運作。其中一條線是國教署邀請彭雅玲主持編撰動保教育教材(教學內容);另一條線則是國教院邀請關懷生命協會,編寫動保教學指引(教學方法),兩者都希望能推廣到全國各校。

國教署的「編撰動物保護教育教材暨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程實踐」計畫,由彭雅玲擔任主持人,第一本《動物保護教育──同伴動物》已經完成並可下載,第二本經濟動物、第三本野生動物的初稿正在審核,後續也會上傳到國教署網站。

彭雅玲曾任南投縣教育處長,學術專業是文學批評及語文教育,她說自己並非動保人士,也沒想過會承接如此重任。2019年2月,彭雅玲養的第一隻狗兒「Vicky」病逝,讓她彷彿母親失去了孩子,「牠的陪伴給我很大的支持,我認為有必要為我的毛小孩、為同伴動物做一些事情。」第一本教材在2019年3月接案、12月結案,她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現在回想起來,當我們在做一件對的事情,冥冥中所有的力量都會幫助你。」

組織諮詢委員時,彭雅玲對動保團體、寵物業者、獸醫及動物學者採取集體及個別諮詢的方式,「在過程中學習很多,也整合最多數的聲音。」她認為,動保教育與生命教育息息相關,應該以生命教育為核心來編撰動保教育的教材,而扎根生命教育等於掌握教育問題的根本,「教育上出現很多問題,根本不在學力不足,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最重要首要的是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如果孩子的態度對了,就有辦法正確的學習。」

彭雅玲介紹,教材的特色包括: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精神、以生命教育為編撰核心、教師投入動保教育的橋樑書、教材單元的設計以議題為主。此外也要提升老師的閱讀意願,她說:「這套教材不是學術專書,文字淺易、可讀性高,有科普性質。」等於是教師手冊、教師指引,看了就知道有哪些議題可討論、哪些資源可運用。

如何融入新課綱精神?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理念與目標。

過去九年國教強調「能力」,目前十二年國教強調「素養」,彭雅玲認為應該更著重態度的部分,因為:「態度對了、情意對了,自然會影響我們的行動。」而《動物保護教育──同伴動物》搭配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結合法治教育、環境教育、品格教育,從2019年10月至2022年7月,已在10所前導學校完成51堂融入式動保教育課程的試教。

目前的三本教材中,每一本編撰八章,每章都有數個單元(以動保議題為主,每章搭配一個顏色)、參考文獻、附錄(包含問題與討論、延伸閱讀)。「問題與討論」設計了不同年級可以討論的動保議題,「延伸閱讀」推薦老師可以參閱的教案、影音媒材、專書及官方網站,包括關懷生命協會「動保扎根教育平台」的教案。

「要把動保放進教育中,應該用教育的邏輯來設計課程。」彭雅玲說明,為了融入新課綱精神,《動物保護教育──同伴動物》第一章至第三章,融入素養導向的自主行動、尊重、愛護;第四章至第六章,融入素養導向的溝通互動、關懷、同理;第七章與第八章,融入素養導向的社會參與、救援、立法、教育。

彭雅玲在教育現場發現很多孩子缺乏同理心,她強調:「從心理發展階段來說,人格的成熟是從本我、自我走向超我。兒童成長為青少年、青年的過程,很有必要培育孩子的同理心。」學界研究虐待動物事件,經常會伴隨家庭暴力的問題。遭受家庭暴力的兒童,成年後很可能成為施暴者,開始虐待的對象會是動物,如果老師能將動保觀念導入教學,相信有助於矯正學生的偏差行為。

在校園中實踐動保教材

▲動保教材在前導學校的實體和線上課程。

要如何使用這些豐富的動保教材?在校園課程實踐中又有哪些收穫?彭雅玲說明,他們先召開教材使用說明會,再組織教師社群,每所學校至少有五位老師一起備課。受到疫情影響,採用了實體和線上授課,教學時會全程錄影,也邀請動保團體來觀課,最後召開綜合座談收集意見。

「很多老師根本不知道有動保法,也不知道動保法有明文規定,要把動保教育融入課綱中。」彭雅玲說他們找到的參與課程計畫的老師,基本上都沒有完備的動保知識,可以說是面對完全陌生的領域,但這本教材讓老師不必像大海撈針一樣,可以幫助老師很快找到議題連結課程教學,而最大收穫就是看到學生接受了動保教育,產生行為的改變。「這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只要老師願意跨出嘗試這一步,動保教育絕對可以在校園推動。」

前導學校參與課程實踐的教師表示:「又要教學科知識,又要融入動保知識,挑戰很大。」彭雅玲整理已教學實踐的教學方式包括混合、遊戲、議題、體驗等教法。現在「滑世代」的孩子特別喜歡科技、遊戲、資訊載具、動手操作,她舉例說有一所國中的機器人社團用樂高拼出動物造型和生存環境,作品結合環保和動保觀念呈現,很令人驚豔。

經過教材編撰及校園課程實踐之後,彭雅玲對於校園實施動保教育課程,有以下十個建議:提供動保教育教學教師研習、提供動保專家教育學者諮詢、融入式教學可採螺旋式設計、生命教育課輔導課最宜結合、配合年段規畫動保教育議題、綜合課推動動保教育十堂課、組織動保教師社群進行共備、組織中央與地方動保輔導團、推動動保教育教案教學比賽、動保教育議題進入國教課綱。

權利、平等與文明

▲教材附錄中的問題討論貼近現實生活,延伸閱讀可增加多元觀點。

彭雅玲的介紹告一段落後,主持人吳宗憲邀請線上聽眾進行討論,有一位老師提問:「如何能成為前導學校,試教這些動保教材?」彭雅玲說因為她在中部工作,之前都是邀請中部的學校,未來應該會是全國性的計畫,在北中南東部一起執行,前提是學校必須得到主管支持,並有五位老師願意投入。

另外也有老師發現學生的同理心不足,想請問在試教的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如何?彭雅玲回答:「學生真的聽進去了,還會上網找影片分享給老師,例如有歌手黃明志與蕭敬騰為流浪狗唱歌。在校園推行動保教育,一開始老師會覺得備課很辛苦,但是在過程中收穫很大,看到孩子的改變,老師都很開心。」

有老師認為下一代會缺少同理心,可能是受上一代的影響,因此希望把教材放到樂齡課程中,讓老人家轉化對動物的刻板印象。彭雅玲對此表示歡迎,「教材放在國教署網站,社會各界都可下載。」她認為有時候是因為不同的文化,例如在台灣有老人家認為白腳蹄的狗會帶來厄運,但在香港反而認為四蹄踏雪,是吉祥的象徵,透過教育就可以改變偏差的觀念。

講座尾聲,彭雅玲與大家分享她的感想:「現在犬貓等同伴動物的地位提高了,基本上我們還是從利己的角度思考,因為牠們的陪伴對我們有利。等到哪天我們可以真正提升動物的地位,重視動物自有的、本身的權利,動保教育才能進一步到新的階段。從利用動物到情感依附,我們是有了一點進步,未來應該更平等的看待各種動物,到那個階段,台灣才會是更文明進步的國家。」

相關連結

「國教署動保教材的編撰與校園課程實踐」講座影片、摘要、簡報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動物保護教育──同伴動物》電子書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