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寫自由關懷生命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動物當代思潮、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合作舉辦的「2022動保扎根教師研習」場次八【海洋教育議題:海洋教育教學實踐—澎湖經驗分享】,講者為澎湖縣風櫃國小校長林妍伶,講座中,林妍伶分享分享學校推動海洋教育的經驗,以及介紹澎湖海洋保育教材資源。
作者:李奕萱(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你知道澎湖縣的縣魚是什麼嗎?吃螺肉要怎麼樣才不會搶走寄居蟹的家?抱卵螃蟹什麼時候禁捕?幾公分以下的魚不該抓?要知道全部的答案恐怕不容易,但澎湖縣風櫃國小校長林妍伶有一個野心,希望在海洋教育的長期推廣下,這些觀念會自然根植在澎湖子弟的心中。
2018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修訂案》,規定應將動物保護知識落實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教育部國教署因此邀集動保團體、專家學者成立動保教育教材小組。然而,規劃過程中,許多待解決的矛盾浮現:學校端老師身兼多職,高壓狀態下難負擔太多額外課程;偏偏在政策端,卻有太多領域的觀念希望放入教材中。
你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獨特的海洋學生圖像
設於風櫃國小的「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決定編寫「海洋教育」教材時,也曾遇到一樣的問題。擔任編輯小組召集人的林妍伶當時苦惱不已,不過她過去幼教工作的經驗,卻成為突破瓶頸的關鍵!最後邀集在地老師以及海洋教育專家,完成了一套接地氣、量少質精,且師生、家長都有機會一同學習的教材。
究竟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林妍伶指出,相比國小到高中課綱的滿滿細節,幼稚園沒有固定的教科書,是以「能力指標」作為依據,例如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認知能力、社會互動,再由此根據生活需求,設計課程。因為這樣的差異,林妍伶剛轉到國小工作時,曾花不少時間適應——不過這樣的思考脈絡,卻恰好適合用在海洋教育。
林妍伶與其他老師討論教材內容時,會先回到最根本,找出「未來學生圖像」,也就是他們期待孩子上完課之後,會成為什麼樣子。有了共同的終點,大家就能朝同個方向前進。
「我們希望他們愛去海邊,跟其他地方孩子不一樣,看到什麼海洋生物他都知道,他也會很勇敢,想要去做水上的運動,SUP啊、帆船啊、獨木舟啊,我們也希望他可以懂潮汐。」林妍伶語氣充滿感情:「因為他生活的環境非常靠海,他比其他縣市的孩子們更懂海,更親近海。」
少即是多,找出課程關鍵
找到大方向後,便要從眾多元素抓出核心,最終,林妍伶與團隊選擇了「海洋保育」,割捨其他課程可能會提及的宗教、文化和海洋科學。
長年居住在澎湖的她見過漁民針對「禁捕」、「限制捕魚器材」抗爭、陳情,也因此她不禁思考,要怎麼樣才能讓民眾理解海洋生態永續的重要性?
她找到的答案是,如果孩子從小就對環境有一些感覺,等他們長大,就不用花更多時間告訴他們海洋保育的觀念。
「每個人在意的都不一樣,但你不可能所有東西都放,只能找出最關鍵的點,建立基礎觀念,未來自然就能拓展開來。」林妍伶長期在教學第一線,深知「少即是多」的重要,如果希望課程內容深植孩子的腦袋,就不能一直硬塞,要慢慢地,反覆地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到少少的、重要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才有辦法讓學習長久。
「如果你在每一個重要的議題上,都要塞很多東西給小孩,沒有人會記得住——我相信連大人都沒有辦法。」秉持著這樣的信念,這套教材的內容極少,低年級教材總共才40幾頁,曾讓許多老師一頭霧水——那不是一下就上完了?
翻轉教室,走遍一市五鄉認識環境議題
不過,頁數少並不代表學習少!林妍伶所開發的教材深入淺出,只放最重要的觀念,再運用「翻轉教室」的做法,由班級老師引導,帶學生用不同方法認識生活周邊的海洋環境:畫圖、小組討論,甚至與阿公阿嬤對話、親自到潮間帶探勘。教中高年級的學生時,還可以讓他們針對環境危機提出可能的解法。
這套教材在章節設計上也別有用心。在討論教材框架時,曾有專家建議應以議題為單位(例如可以有一章專門介紹消波塊的功用與影響)。然而,林妍伶認為這很難引起孩子的興趣,因此決定以澎湖的「一市五鄉」——馬告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來作為主幹,在介紹地區特色的同時,漸進帶出生態的議題。
「即便我們上社會課,課本也不大會提到澎湖的行政區域,因為我們(澎湖)很小嘛!」正因為如此,林妍伶把地圖展開,帶著中高年級的學生探索不同地區的風貌,不只介紹海洋保育,也讓孩子更了解家鄉:人口聚集的馬公可以聊漁市場、海洋牧場、菜園濕地;最南端的七美可以談九孔養殖、南海炸魚;西嶼能聊觀光用的大目船,白沙則可以談珊瑚淺坪等等。
至於低年級,則會先從繪本、基礎概念開始,例如「幫寄居蟹找家」單元,可以討論人類吃螺肉、丟垃圾對寄居蟹的影響;他們也向孩子介紹澎湖縣縣魚「玳瑁石斑」——還非常細心地列出三種閩南語說法「過仔」、「花格」、「格仔」。
讓教材成為老師最佳的後盾
老師不會閩南語怎麼教?林妍伶早有準備,他們不斷更新教材,曾有外地人老師訴苦不知道怎麼念玳瑁石斑的方言名稱,於是他們就加上了QR Code,掃了連結就可以聽到正確發音。
林妍伶自己作為老師,特別清楚日常教課、行政已經壓得老師喘不過氣,更何況現在衛生、環境、警政等等的單位都想要老師幫忙推廣,過多的工作只會消耗老師的體力與精力。因此她設計教材的初衷,就是希望成為老師的後盾,把散落在農漁局、環保局等不同單位的海洋生態環境規定,全部看完、吸收,留下最精華的部分。
由於前幾年許多單位喜歡編寫「教案」給現場老師,林妍伶特別強調:「不要再寫教案了,教案老師要先消化,才能夠教。如果老師沒時間,這又不是教育部規定的科目,他有時間去看教案嗎?」
除了輕薄簡要的教材,為了讓老師教學更方便,她還整理了資料庫,上面有許多延伸影片,只要孩子有興趣,或是老師想補充,就可以使用。
「有些人以為我出來做行政、政策的部分,是因為我不喜歡教學,其實沒有!我也很喜歡教學。」林妍伶笑著說。「只是如果上游我們可以做好,老師有足夠的空間跟時間,就可以有更多的發揮。」
她也很重視老師的實際支援,比如研習、共同備課,有時還會一起到戶外踏查,讓老師不要只是埋頭在資料裡。林妍伶相信老師對環境有感動,才有辦法感動學生。
到漁市場考試!活潑的教學串連社群
海洋教育通常安排在每週的一堂綜合課或生活課,一學期只有三到四個單元,因此老師有很長的時間可以陪孩子多方探索,除了能帶孩子校外教學,去石滬、潮間帶探勘,認識生態及漁法,林妍伶也期待透過潛移默化,為親子互動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二年級的教材有提到復育珊瑚、育苗魚種的「種苗繁殖場」,林妍伶就希望小孩會跟家人說想在假日一起去,一塊認識環境、生態的問題;又或者在課程講到漁市場,也許孩子就會想跟家長去逛逛,甚至透過「童言童語」,把觀念傳遞給攤商和父母。
「他如果跟爸爸媽媽去,看到比較小的魚,他可能會說:『這個我們書上有說,那個太小了不能抓!』」林妍伶帶著「計畫通」的笑容。
課內學習外,林妍伶也更安排了許多課外活動,年度海洋知識比賽中,學生直接在清晨的漁市場集合,進行一場「實境考試」,指著攤位的魚貨問小管跟透抽怎麼分,或是怎麼看螃蟹有沒有抱卵,讓學生從最道地、最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學習。
「我們覺得很有挑戰性,學生也都會很想去,而且因為要考這個地方,所以他假日也會要家長帶他去。」林妍伶講起來就動力滿滿,「我們還會開發很多考試的場所,也可能在濕地。」
林妍伶提過,課程發展的管理層級通常分成三級:國家、地方、學校,而她認為,其實應該再多一級——班級。這次的澎湖海洋保育教材,不只是證明了「地方」的關鍵,更是呼應了班級的重要性。正是有林妍伶這樣的背後推手在政策端努力,又有班級老師與學生的不斷互動、教學相長,才能把觀念植入孩子心中,用教育創造深愛海洋、願意保護海洋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