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養大貓熊易癲癇 研究尚不足 臺北動物園“團團”患原發性腦瘤 病因成謎

記者 吳昱賢/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上(11)月過世的大貓熊「團團」。圖片來源/臺北市立動物園

上(11)月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貓熊「團團」因病情惡化離世,園方於19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已經完成解剖與組織送驗,確定團團罹患的是一種名為「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的原發性腦瘤,也是引發牠癲癇的原因之一。然而,臺北市動物園的醫療召集人也坦言,人類對於大貓熊的基因與病理理解尚不足,儘管圈養大貓熊有10%會發生癲癇,但尚不清楚罹患該疾病的原因。

團團的病理解剖報告,大腦已經出現大面積組織壞死。圖片來源/臺北市立動物園

團團上月病情出現快速惡化趨勢,由於病況已不可逆,臺北市立動物園醫療照管團隊於是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園方表示,當天就已經完成病理解剖工作,並採樣組織送請病理檢查,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園方於12月19日召開記者會,確定團團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該疾病是癌細胞生長在中樞神經系統(腦部或脊髓)內的任何位置,而團團的腦瘤生長在左側大腦並伴隨大面積組織的液化壞死。

臺北市立動物園醫療照管團隊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表示:「團團左側大腦出現大面積組織液化及壞死情形,進一步透過大腦組織切片染色檢測,發現該處多個細胞呈現不規則型。」他指出,「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通常好發於人或犬隻身上,大貓熊的案例非常少。


生活在圈養環境的大貓熊平均壽命為24歲,壽命能超過30歲的大貓熊至今更不到30隻,團團死亡年紀為18歲。幾乎每年都有圈養環境中的大貓熊因病或意外身亡,2010年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園的大貓熊「興興」在人工採精的過程中因吸入嘔吐物窒息身亡;2016年旅居奧地利的大貓熊「龍徽」腹部出現腫瘤,手術麻醉後就失去生命跡象;2019年旅泰的大貓熊「創創」因慢性心力衰竭發作離世;2020年成都大貓熊繁育研究基地的貓熊幼崽「順順」和「溜溜」因過敏反應而呼吸道阻塞,最後器官衰竭死亡。

此外,癲癇也好發於圈養環境中的大貓熊,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大貓熊專家張金國研究員便指出:「大貓熊很容易出現癲癇症狀,一種是神經紊亂的功能性癲癇,另一種是大腦腫瘤、大腦細胞壞死導致的癲癇症狀。」劉振軒也指出,圈養的大貓熊中大約有10%的個體會發生癲癇。遺憾的是,目前人們尚不清楚誘發癲癇的原因,關於可能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也未可知。

曾在中國對人工圈養大貓熊進行田野調查的學者龍緣之在《從迷路小黑熊,談中國保育大貓熊所帶來的警示》一文中提到,由於圈養大貓貓來自最初46隻野外大貓熊,「建群者效應」(指在新族群的創建之中,「建群者」所攜帶的基因將決定今後群體的遺傳特質和遺傳結構)相當明顯,基因多樣性不足帶來的遺傳疾病、環境適應力下降等問題也隨之浮現。

許多人憂心,團團所罹患的「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是否會遺傳給後代?劉振軒表示,貓熊個體數並非成千上萬這麼多,發病後能追蹤的個體數更少,他說:「沒有比對過,但至少該疾病在人跟狗身上不會遺傳。我們把相關資訊留存下來、案例累積多了,在照護團團有血脈相關個體時就能特別注意。」他也補充,他查閱資料後發現,過去僅有成都動物園一隻雌性大貓熊「科琳」因星形膠質細胞病變患上腦瘤。他指出,柯琳患上的是較為惡性的第4級「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病症比團團還嚴重,若以病名來區分,團團是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的首例。


至於團團遺體如何處理?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會盡可能完整地保存團團的皮毛、骨骼與活體細胞(如精子、體細胞及幹細胞等)樣本,希望不僅能提供給學者進行研究,更能作為野生動物醫療與照養技術精進的重要參考依據。換言之,臺北市立動物園雖然暫時不會將團團製作為「標本」,但基於科學研究目的,團團身上的器官多會用於學術用途。

高齡長頸鹿「菊忠」(前一)在12月19日猝逝。圖片來源/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近期遭遇動物接連過世,除了11月過世的團團外,大食蟻獸「口袋莎」因難產,胎兒於12月8日死亡,口袋莎產後也相當虛弱,不幸於12日死亡;20日長頸鹿保育員清晨上班時,發現高齡長頸鹿「菊忠」倒臥在欄舍內,已明顯死亡,回看監視器畫面才發現,牠已在19日夜間猝逝,死因為老化和器官衰竭。長頸鹿「菊忠」享年23歲11個月,圈養環境中的雄性長頸鹿平均年齡為10歲,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菊忠」的年紀已經超過90%的圈養長頸鹿個體。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