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昱賢/綜合報導
香港海洋公園近日與手錶精品合作推出一款「大熊貓陀飛輪手錶」,然而產品標示卻寫著錶帶為「鱷魚皮製作」,立即引發公眾批評。由於海洋公園一直以來以動物保育為核心理念,並曾公開呼籲市民拒絕鱷魚製品,這樣的商業行為與保育承諾互相矛盾。事件發酵後,海洋公園迅速作出回應,承認團隊敏感度不足,並宣布立即停售該手錶,強調未有消費者購入,正與合作夥伴商討改用其他材質的錶帶。
註:陀飛輪(Tourbillon)是一種腕錶機械裝置,最早由瑞士鐘錶大師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於1795年發明,能有效減少地心引力對機芯精準度的影響,因其複雜工藝與精密結構,常被應用於高級機械手錶。
綜合港媒報導,海洋公園於2月6日在社群平台上宣布,與香港品牌「萬希泉」(Memorigin)聯手推出的「大熊貓陀飛輪手錶」正式開售,售價36,800港元(約14.8萬台幣),並在海洋公園紀念品店及K11人文購物藝術館發售。然而,貼文公開後不久,網民立即發現該手錶錶帶竟使用鱷魚皮,並留言質疑:「海洋公園不是提倡保育動物嗎?怎麼還會賣鱷魚皮產品?」
批評聲浪迅速擴散,動物保護團體 PETA(善待動物組織)指控海洋公園「為了商業利益出賣動物」,批評使用鱷魚皮製品與保育理念背道而馳。PETA 亞洲區高級副總裁 Jason Baker 更直言:「海洋公園不關心動物,只關心利潤。」
面對輿論壓力,海洋公園於2月7日深夜緊急刪除貼文,並發表公開聲明,承認團隊敏感度不足,為未能符合保育核心價值的產品深表歉意,並強調該手錶已即時停售,且未有消費者購入。
今次事件之所以引發更大爭議,主要是海洋公園過去曾明確表態反對使用鱷魚製品。2023年,海洋公園曾在社群平台發文,呼籲市民拒絕購買及使用所有鱷魚皮製品,以支持動物保護;更諷刺的是,2024年,海洋公園更推出全新動物大使——鱷魚「百香果」,並強調該動物大使象徵園方推動鱷魚保育的決心。
沒想到,僅僅一年後,園方竟推出使用鱷魚皮錶帶的紀念手錶,這種自相矛盾的舉動令公眾感到困惑,並進一步質疑海洋公園是否真的落實保育理念。有網民留言諷刺:「海洋公園是否下次會推出魚翅湯套餐?」亦有評論表示:「到底海洋公園是保育組織,還是商業機構?」
動物保護組織 PETA 指出,海洋公園長年將動物困於人造環境,而今次事件更暴露了其核心價值的矛盾。PETA 進一步批評海洋公園:「如果海洋公園真的關心動物,就應該立即停止圈養動物,並與動保團體合作,將園內動物轉移至保護區。」另一個動保組織 「動物英雄」(Animal Heroes) 亦發聲指責海洋公園,強調:「海洋公園不應只在保育議題上出一張嘴,而是應該身體力行,確保旗下產品及商業合作符合保育標準。」
對於這場公關風波,海洋公園表示將汲取經驗並進行全面內部檢討,未來會加強員工培訓,確保所有聯合產品符合保育核心價值。園方強調,已即時與萬希泉溝通,商討改用其他材質製作錶帶,並承諾未來會重新檢視所有合作計畫,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除了海洋公園面對輿論壓力,與其合作推出手錶的品牌萬希泉(Memorigin) 亦受到關注。根據資料,萬希泉在2024年宣布與海洋公園聯合推出該款手錶時表示:「我們將繼續為保育珍稀動物貢獻力量。」然而,當時品牌並未明確提及手錶錶帶為鱷魚皮,直到最近海洋公園的宣傳貼文曝光後,公眾才發現此細節,隨即引發批評。事件爆發後,萬希泉已緊急刪除產品頁面,並未對外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