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獅子供狩獵 南非無心管制續發許可證

記者 李娉婷/報導

非洲狩獵旅遊產業盛行,在南非更是發展蓬勃,甚至還出現了大量的獅子養殖場以供應狩獵需求!而這樣的「商業行為」多年來遭到保育團體的抨擊,南非議會在去(2018)年也為此召開了研討會,試圖終結這項打擊南非國際形象的產業,南非環境事務部因此對相關機構展開了調查,但卻在近期的報告中表示獅子養殖業應該被繼續,且未對任何違法業者開罰,引起保育團體的憤怒。

南非的獅子養殖業蓬勃發展,以供應「籬內狩獵」(canned hunting)需求。 取自Green Girls in Africa

根據統計,南非約有300個商業用途的獅子養殖設施,圈養9,000至12,000隻獅子,用於狩獵及獅骨貿易需求。儘管科學家表示人工繁殖的大型貓科動物很難被成功野放,但該產業的支持者認為,將養殖的獅子野放是一種可行策略,有助於更廣泛的保護,並表示產業可以緩衝對野生獅子的盜獵———其理由是,如果人工繁殖的獅子能為亞洲的獅骨、虎骨市場供應需求,那麼野生獅子就不會被盜獵。

獅子養殖業2007年在南非合法化時,南非政府相信這項做法可以有效消除對野生族群的壓力,但數字顯示,獅骨貿易在此後不久開始飆升,成為狩獵圈養獅子的二級市場,人工養殖的獅子數量也在連年增加。全球保育組織「豹屬動物」(Panthera)的獅子計畫部門表示,白市交易會刺激黑市交易,一旦使貿易合法化,就會有人想要參與,因此他們認為應該要完全禁止獅子養殖業及其二級市場,例如狩獵和獅骨的出口。

一旦幼獅變得太大而不能被遊客撫摸和擁抱,牠們就會被賣給籬內狩獵和骨骼貿易業者。 取自The Conversation

除了狩獵和獅骨需求外,有些幼獅會被出租或販售於娛樂目的,讓遊客把牠們當作寵物一樣對待,餵食、擁抱、一起散步等,大多是為了讓遊客自拍,有民眾還會付費給這些設施以進行志願服務,並誤以為自己正在為保護獅子做出貢獻。而當幼獅在這些「接觸設施」失去了經濟價值,牠們通常會被販售給狩獵業者,然後進入亞洲的骨骼貿易市場。

獅子養殖業始終具有高度爭議性,南非議會的環境事務委員會終於在2018年8月採取行動,召開為期兩天的「南非的狩獵用獅子養殖:危害或促進國家保護形象」研討會,檢閱保育與狩獵團體對此議題的介紹,最終提出報告要求管理單位針對獅子養殖場議題重新檢視法律、發起新政策,以期望能結束產業,並需對全國的養殖設施進行調查,確定設施是否合法。

養殖場中的獅子。 取自Green Girls in Africa

而環境事務部在近日對議會的要求進行回覆,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他們訪問了227間獅子養殖場,有88間不符合南非的受威脅或受保護物種(Threatened or Protected Species, TOPS)法規,其中大部分來自自由邦省,在自由邦省的111間設施中,有62間沒有遵守TOPS規定,大多數設施也被發現使用過期許可證。

令保育團體相當憤怒的是,所有許可證過期的養殖場都已成功向環境事務部續簽,而且是在沒有提供任何理由的情況下被同意、也沒有任何養殖場被罰款。此外,環境事務部也進一步報告表示,自由邦省和西開普省不允許涉及撫摸、和大型貓科動物一起散步的活動,因此沒有向進行此類活動的設施發放許可證,但保育團體Green Girls in Africa指出,這兩個省有許多設施為數千名遊客和至志工提供這類剝削活動,環境事務部的報告是錯誤的。

最後,環境事務部表示他們正在建立小組以對產業進行更全面的立法和政策審查,但沒有表現出任何關閉獅子養殖場的意圖,而環境事務委員會大多數成員卻對環境事務部的反饋表示滿意,令當地保育團體感到難以理解,因為過去委員會表現出不喜歡這個產業對國家聲譽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於南非政府的不積極作為,保育團體再次表示,道德旅遊業越來越獲得民眾的支持,南非不該再繼續忽視,必須更快地對抗威脅其旅遊業和國家形象的產業。

延伸閱讀:虎骨不夠獅骨湊?中國東南亞「獅骨交易猖獗」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