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籠養雞危害動物福利和食品安全 何時才能廢除?動團邀民眾12/2站上凱道為母雞發聲

記者 李娉婷/報導

2012年時,動保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開始倡議「善待雞才有好蛋」,舉辦國內第一場為母雞發聲的記者會,揭露台灣蛋雞仍有99%是以狹窄的格子籠飼養,衍生動物福利與食安問題。11年過去,儘管台灣在善待蛋雞方面已有微小進步,但格子籠飼比例仍高達約85%,若有國家政策強力推動,11年的時間,其實已足夠廢除所有的格子籠飼。

為儘速改善蛋雞處境,該組織決定再次做出創舉——本週六12月2日下午兩點,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號召民眾一起站出來,為蛋雞爭取福利,要求政府制定廢除格子籠飼期程,讓蛋機能有展翅的空間,老舊的產業也能走向現代化。

動保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邀請民眾12月2日下午兩點一起走上凱道,要求政府制定廢除格子籠飼政策與期程。   取自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根據農業部統計,2022年台灣生產82.4億顆雞蛋,幾乎是每位國人每天一顆蛋,台灣人愛吃蛋,對許多人來說,雞蛋是不可或缺的飲食,但你是否有想過這些雞蛋來自什麼樣的環境呢?據估計,台灣有約85%的蛋雞被養在格子籠中,可以說,我們吃下的雞蛋,絕大多數是來自對動物相當殘酷的生產系統。

長期致力於改善經濟動物處境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012年召開了台灣第一場蛋雞福利相關記者會,當時國內有99%的蛋雞被養在格子籠中,11年過去,在民間自發的努力下,目前台灣的格子籠飼蛋雞比例降了一成多,不過,若以這樣的速度,台灣要達到完全廢除格子籠飼的目標,終點還很遙遠。

這些年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持續揭露蛋雞處境、積極進行企業遊說與產業溝通、推廣無籠飼雞蛋,不過今年,該組織決定擴大行動,廣邀一般民眾參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寸舫筑說:「如果沒有政策去引導,民間或是市場再怎麼努力,其實都會有局限。在我們向政府或立法委員遊說時,也會遇到他們說『可是民眾好像沒有什麼感覺』,但我們去年委託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做了一個很專業、非常正式的民調,大概只有不到4成的受訪者聽過格子籠,可是他們一旦知道後,幾乎有6成支持要立法廢除。」

「所以雖然民眾對格子籠的認知沒有那麼大,但其實我們能從這份調查看到,民眾並不會不支持廢除,加上現在很多企業都會跟著國外政策走,在企業自主轉型方面還是滿值得樂觀的,就只剩下政策這個坎了。政府這十幾年間有陸續建立起一些基礎法規、友善生產系統定義,缺的真的就是一個很明確的轉型計畫。」

格子籠飼不利母雞身心健康,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與食安風險也較大。   取自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不過,台灣土地空間這麼少、蛋量需求這麼大,要求廢籠會不會讓蛋價飆漲、較弱勢的民眾吃不起雞蛋呢?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資料,歐盟1999年公布禁令時仍有93%的格子籠,2012年完成轉型,寸舫筑表示,轉型不會一蹴可及,需要時間達成,他們現在倡議廢除格子籠,不是要求政府馬上全面禁止,而是必須訂出明確的轉型政策與期程,來讓產業和市場能有所依循,並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而從歐盟的經驗來看,2012年格子籠廢除時蛋價確實有上升,但只是因為暫時的恐慌導致,隔年開始歐盟的蛋價就有所下降。

寸舫筑另表示,以關心弱勢來作為應該繼續允許以格子籠養雞的理由,是一件相當弔詭的事,因為在逐步轉型的過程中,甚至完全轉型後,市場上一定還是會有便宜的蛋可以買,而格子籠飼生產的雞蛋除了有動物福利問題外,也會造成更多的環境污染、有更高的食安風險,如果不去認真處理這些問題,這些最便宜、最容易出問題的蛋,也會是那些最弱勢的民眾吃下。

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台灣蛋雞產業的產蛋率相當差,與先進養雞國有著一段不小的差距,飼養方式不利動物健康、禽舍老舊殘破、知識技術無法提升等都是原因,動團的倡議廢除格子籠飼的初衷雖是為了改善動物福利,但要達成這個目標,產業就必須升級,同時也是在幫助老舊的產業也能走向現代化。

12月2日「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三大訴求。   取自報名表單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12月2日的「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三大訴求為:保障蛋雞基本動物福利,即刻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產業升級現代化,2030 前全面完成蛋雞友善飼養轉型;食農教育推廣畜禽友善飼養,建立永續糧食系統。寸舫筑表示,現行佔比最高的格子籠養法幾乎不需要技術門檻,轉型為雞蛋友善飼養系統不只是設備上的差異,蛋農更是要「懂雞」,因此政府訂出明確的轉型政策後,需要規劃的技術輔導與資金補助,都是在推動產業升級。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雞蛋議題攸關國家糧食安全、民生消費、人畜共通疾病防範與動物福利。因此,「為母雞挺身而站」不只是在為產蛋母雞發聲,同時也是在追求更永續的未來,本週六下午兩點,邀請你一起走上凱道,向政府訴求讓母雞自由、廢除格子籠!

「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報名表單(主辦單位招募現場志工及掌握參與人數用,也可直接前往):https://forms.gle/yoVSWXuTaYkXbJ5H9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