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年食用300萬狗 狗肉貿易成防疫、犬隻族群管理漏洞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在亞洲,許多國家都存在狗肉貿易問題,其中越南以高比例人口食用狗肉而廣為人知,但有同樣狀況的鄰國柬埔寨,卻很少受到關注。上週末,台灣舉辦了「2019國際遊蕩犬族群管理研討/分享會」(DPM TAIWAN 2019),除了邀請國際專家演講外,數個動保團體也分享了月前參與於非洲肯亞舉辦的「第三屆國際人道犬隻族群管理研討會[1]」精選講題,其中一主題即為柬埔寨的狗肉貿易問題。

很多人會問,如果不是因為偏愛特定動物,動保團體為何要關心狗肉貿易問題?原來,狗肉貿易除了威脅動物福利、因狂犬病問題而影響公共衛生外,也對犬隻族群管理計畫產生了破壞性的影響。

柬埔寨茶膠省(Takeo Province,南鄰越南)一間屠宰場中,本將被屠宰的犬隻。FOUR PAWS於今年10月27日關閉了該屠宰場,救出10隻狗。   取自FOUR PAWS International

在柬埔寨,由於犬貓絕育資源非常有限,狗肉貿易間接成為了該國最主要的「犬隻族群管理」手段——食用狗肉風氣盛行,並沒有讓當地的流浪狗絕跡,犬隻受困於在街頭遊蕩、生產、被捕捉食用的循環中,根據國際動保組織「四爪」(FOUR PAWS International)以及其在地夥伴「柬埔寨動物救援」(Animal Rescue Cambodia)在2018年11月展開的全國性秘密調查,柬埔寨每年有200至300萬隻狗死於狗肉需求,其中還有許多是被飼主賣掉或被偷竊的家犬。

調查結果顯示,光是首都金邊,就有超過110家狗肉餐廳,狗肉被醫生以具有「醫療效果」推薦給患者,許多「太調皮」或生病的狗會被飼主賣掉,屠宰場中更是常常使用溺斃坑(drowning pits)、吊死(hanging)、棒擊(bludgeoning)等不人道屠宰方式,一個屠宰場一天可宰殺100至150隻狗,總的來說,狗肉貿易在犬隻取得、運送、屠宰過程中的種種作法,都不利於動物福利及飼主責任教育的推廣。

在柬埔寨的屠宰場中,常見以溺死、吊死的方式宰殺犬隻。   取自DailyMail(©AFP)

除此之外,FOUR PAWS另指出,狗肉貿易也會危及狂犬病控制、對大眾健康造成風險、造成社會不安,舉例來說,若是已施打狂犬病疫苗的遊蕩犬隻過沒幾天就被抓走吃掉,那就永遠無法達到得以免疫的族群數量,會造成狂犬病防疫計畫的漏洞,此外,柬埔寨的狗也會被走私至越南、印尼等地食用,同樣不利於他國的疫情控制。

事實上,東南亞許多國家政府也正透露出希望終止狗貓肉貿易的跡象,因此FOUR PAWS表示,作為動物福利倡議者,有責任及義務以公開、透明的態度去討論狗肉貿易問題,而不是因為文化上的理由而避諱談論。

為更了解狗肉貿易的驅動因素,FOUR PAWS委託市調機構對金邊居民進行大規模調查,以得知柬埔寨食用狗肉的普及性、驅使人們食用狗肉的動力,以及減少狗肉食用的可能作法,結果顯示有54%的受訪者「曾經」食用過狗肉,男性中有72%曾經食用過狗肉,女性只有35%;不過與此同時,狗肉在當地其實也是「爭議餐點」,因為現在有60%的民眾拒絕食用狗肉,男性中有43%拒絕食用狗肉,女性則有77%。

柬埔寨首都金邊的男女性的食用狗肉狀況。   DPM TAIWAN 2019/提供(credit: Katherine Polak & Matt Backhouse/ FOUR PAWS International)

這項調查結果也顯示了食用狗肉的性別差距——在金邊,女性被壓上了「女人不該食用狗肉」的社會烙印,因此女性一般只會在家裡吃狗肉,而不是外出到餐廳品嚐。

受訪民眾平均開始吃狗肉的年齡為15歲,其中有許多回報表示自己是在被隱瞞的情況下吃下狗肉,吃狗肉的理由中,朋友推薦、想要嘗鮮的情況為男性多於女性,年輕時家人提供及為了治病、為了健康等原因,則是女性多於男性。統計的概況顯示,金邊有12%的民眾可以被認定為「經常食用狗肉者」(曾經食用過10次狗肉,且過去一個月曾經食用過狗肉),食用狗肉者以18至29歲的男性居多,一般是藍領工作者,生活在金邊的郊區。

而在柬埔寨,吃過狗肉的人有多達98%曾經養過狗、有養狗,與越南「有養過狗的民眾通常不會吃狗肉」的情況大不相同,因為民眾認為只有殺害動物才是罪惡,而不是吃牠或是販賣牠的肉。

柬埔寨的狗肉餐廳。   DPM TAIWAN 2019/提供(credit: Katherine Polak & Matt Backhouse/ FOUR PAWS International)

依照這些調查結果,FOUR PAWS認為訴諸同情心對推廣不吃狗肉較沒有效果,而是應該朝將狗肉非法化、證明食用狗肉會致病、以同儕壓力去遏止等方向去努力,宣導活動必須以可能還未建立習慣的年輕族群為中心,公眾健康也是重要的切入點。而目前FOUR PAWS在柬埔寨的推廣工作還算順利,除了寵物飼主的數量逐漸增長、當地對於狂犬病控制的興趣增加外,與官方的合作也開始有進展,加上在其他國家的努力,FOUR PAWS於今年訂下了2030年前達到「結束東南亞狗貓肉貿易」的目標,儘管相當困難,但同樣充滿希望。

延伸閱讀:柬埔寨狗肉市場猖獗 動團推輔導就業 望終結狗肉市場


[1] 許多國家存在為數不少的街頭遊蕩犬,其中可能牽涉的人身安全、疫情傳播、環境衛生及動物福利問題,讓政府及動保團體都相當頭痛,如何人道管理犬隻族群,近年來在國際間也越來越獲得重視。國際同伴動物管理聯盟(ICAM)由8個國際團體組成,成立目的為促進各國動保相關組織之間處理流浪動物問題的資訊、知識與經驗交流,以達到完善流浪動物族群管理技術、提升動物福利、營造人與同伴動物和諧共存的環境。

ICAM自2012年起開始舉辦「國際犬隻族群管理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og Population Management),第二屆2015年在土耳其舉辦,第三屆2019年9月18至20日在肯亞舉辦,本文為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及台灣獸醫外科專科醫學會主辦「2019國際遊蕩犬族群管理研討/分享會」(Dog Population Management TAIWAN 2019, DPM TAIWAN 2019)的肯亞會議分享內容整理,由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aiwan SPCA)法務暨研究部門主任周敬凡分享講題。

講題:Public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s dog meat consumption in Cambodia – a risk to public health, animal welfare, and humane dog population management(柬埔寨大眾對於食用狗肉的態度與行為—對於大眾健康、動物福利及人道犬隻族群管理的危機)
原發表者:Katherine Polak & Matt Backhouse
發表機構:FOUR PAWS International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