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危險犬種  狗咬人事件依舊頻傳 英國專家:非法貿易才是關鍵

英國雖立法禁止飼養危險犬種,但近20年狗襲擊人的案件依然頻傳。圖片來源/Matias Delacroix                                             

記者 吳昱賢/報導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資料顯示,最近被狗襲擊而住院的人數明顯增加,利物浦大學獸醫系教授更指出,現在被狗咬傷而住院的人數比20年前多出一倍。即使英國早已禁止危險犬種,類似事件仍層出不窮,專家則認為網路上的非法交易、劣質養殖場才是攻擊事件頻傳的主因。

近期NHS公開統計數據,2021-2022年因被狗咬傷住院的人數上升17%,達到8,655人,高於2020-21年的7424人。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獸醫系教授John Tulloch指出:「新冠疫情有影響住院人數,但綜觀過去20年的數據,實際情況依然讓人擔憂。」

Tulloch曾做過調查,他發現過去20年間,被狗咬傷的人數增加一倍之多。他說:「我們不清楚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但我認為主因是非法貿易。隨著網路發達,越來越多民眾從不受監管的養殖場、賣家購買犬隻,來自糟糕環境的犬隻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多數犬隻都來自海外。」他補充:「而這些網路購買犬隻的飼主也缺乏經驗,且不願向專業人士求助。」

今年7月,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表示,2021年有1,673起郵政人員遭狗攻擊,平均每周有32起。Tulloch說:「我預計這個數字會繼續增加,除非我們與狗的關係出現本質上的變化,或英國大幅度地立法規範。」不過,其實英國早在1991年就通過《危險犬法》(Dangerous Dogs Act),類似的事件依然層出不窮。

Tulloch還指出,咬人事件最常發生在家裡,而不是在公園或公共場所。RSPCA犬隻福利專家Esme Wheeler則補充:「狗咬人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牠們可能因為害怕、沮喪或痛苦而攻擊人類,這只是牠們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根據《危險犬法》第1條,任何人都禁止擁有或繁殖日本土佐犬、比特犬、、阿根廷杜告犬及巴西菲勒犬。不只在英國,美國各州、中國、台灣、澳洲、日本都祭出程度不一的「禁養危險犬隻令」,各地區的限制不同,禁止飼養的品種也有小差異,不過上述地區都有一個共同點──犬隻襲擊事件依然增加。以美國為例,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曾指出,每年大約有450萬人被夠咬傷,30至40人因此死亡,近3年的死亡個案則都超過50人。


Tulloch指出:「遺憾的是,除了英國,其他國家不太統計並長期追蹤犬隻襲擊事件,我們能發現過去30年來各國都在立法推動禁止飼養『危險犬種』,但咬人的事件仍在不斷增加。事實上,沒有證據證明這些品種的狗更容易傷害人。」他無奈地說:「飼主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飼主應該隨時注意寵物的行為變化,出現問題就應該向獸醫或犬隻行為專家尋求協助。」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