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菸動物】松菸大明星“松鴨” 古蹟中的大白鴨 成遊客與居民最愛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簡稱松菸),因為生態池和老樹的保留,讓園區內一片生機盎然,吸引許多野鳥在此生活。不過來到松菸的民眾,若有在戶外區稍作停留,最先發現的,往往是那兩個在綠地中無法忽視的白色身影──兩隻被暱稱為「松鴨」的家鴨。

這兩隻鴨子哪裡來的?牠們跟松菸的關係又是如何?遊客可以跟牠們玩嗎?跟著動物友善網的腳步,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已然成為松菸特色的松鴨!

在生態池覓食的兩隻松鴨。   取自松山文創園區 SCCP Taipei

2011年,松山菸廠經過整頓後,以松山文創園區之名重新開園,原來負責修繕製菸器具的機械修理廠,也改由琉璃工房進駐。琉璃工房創辦人之一的楊惠姍女士以愛鴨聞名,在台北市文化局的同意之下,琉璃工房帶來了9隻滿身黃毛的小鴨,放養在松菸的生態池,幾隻小黃鴨慢慢長成大白鴨,在松菸過著愜意自在的生活,之後隨著年紀增長逐一老死,直到2020年,第一代松鴨全數離世。(其中一隻老鴨失蹤,由於年事已高,研判也已離世。)

那麼,現在的松菸,為何還會有鴨子呢?松山文創園區行銷企劃組組長陳映霖說明,現在的第二代松鴨來源不明,園區推測可能是民眾看到第一代松鴨在松菸過得很好,認為環境很友善,便悄悄把鴨子放進園區,時間也是在2020年左右。儘管是突然出現的鴨子,但牠們和遊客、當地居民互動良好,加上不至於對松菸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園區抱持尊重的態度,延續第一代松鴨的應對方式,不打擾、不餵食,讓第二代松鴨在園區自由穿梭。

第一代松鴨年幼時。   取自松山文創園區 SCCP Taipei
兩隻第二代松鴨在園區閒逛。   取自松山文創園區 SCCP Taipei
目前現有的兩隻松鴨特徵明顯,一隻全白,一隻頭頂有著黑羽毛。   取自松山文創園區 SCCP Taipei

講起松鴨,園區管理單位、導覽志工都露出了笑容,陳映霖說:「民眾對松鴨的關注度非常高,有點超乎我們想像,其實牠們已經是園區的一份子、成為這裡的動物里民了,很多遊客來這裡沒看到松鴨,還會主動關心牠們去了哪裡,松鴨的存在也拉近了民眾和這個場域的距離。隔壁誠品行旅的住客也很喜歡園區這裡的生態環境,他們的社群小編還會來拍松鴨,和我們的小編交流。」

協助園區進行古蹟導覽的松山文創園區志工隊(松菸志工隊),若在導覽途中遇上松鴨,也會和遊客介紹這些園區駐客,志工隊隊長張啟明表示,導覽志工會特別提醒遊客不要打擾鴨子的生活,有些民眾會擔心,如果不餵食牠們怎麼生存,但事實上,園區的植物和昆蟲就足夠松鴨食用。民眾隨意餵食,反而可能會破壞生態池環境、污染水源,也會影響鴨子本身的覓食能力,不適合的食物還會讓鴨子生病、超量餵食會導致鴨子過胖──民眾以為無傷大雅的餵食行為,負面影響多不勝數。

松菸的鳥相豐富,有許多野鳥生活在其中,在天氣涼爽的時候站在樹底下,能聽見各種鳥叫聲;而儘管松鴨並非真正的野生動物,但在園區過著和野生動物一樣的生活,有時還能看到牠們和棕色的野生水鴨窩在一起。對於不常注意周邊風景的都市居民來說,松鴨也有著引領的功能,能讓眾人停下來欣賞環境,張啟明說,看松鴨覓食和在水上游泳,是遊客非常喜歡的活動,至於社區居民,更是有許多是松鴨的大粉絲,「很多居民把牠們當寶貝,常常會帶小朋友來看鴨子」。

松鴨和水鴨待在一起,因為不同種類的鴨子有地域性,其實兩種動物偶爾會打架,但也有和平共處的時候。   取自松山文創園區 SCCP Taipei

松菸的自然環境就足以養活松鴨,但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牠們對當地生態會不會有不良影響?協助調查松菸鳥況的台北市野鳥學會芝山岩管理處處長李明晃表示,松鴨畢竟只有兩隻,不是那種數十隻群養的狀況,牠們的覓食量、排泄物等,對松菸的生態環境來說在可負荷範圍,不至於造成破壞。

雖然管理單位基本上將松鴨視作野生動物,但松鴨若是受傷,其實園區還是會介入,陳映霖表示,2020年時,就有民眾發現一隻第一代松鴨沒什麼活力,懷疑牠生病了,主動和園區聯絡告知狀況,工作人員趕緊帶牠到專科醫院檢查,幸好只是老年常見的疾病。張啟明笑著說,當時檢查花了好幾千元,比買鴨子的價格貴了很多,但是園區還是很願意協助松鴨的醫療,但其實牠們一直很健康,多年來也就送醫這麼一次,檢查時連獸醫都很驚訝,這隻鴨子的年紀也太大了!

陳映霖補充表示,其實園區管理單位沒有特別分哪一組要注意松鴨動態,而是採取「共同守護」的做法;另外除了松菸,松鴨也常常會走出園區,到附近串門子,這部份園區也不會進行干涉,有時牠們會走的比較遠,但最後都還是會記得回到園區的生態池──如果來到松菸沒看見兩隻鴨子,別擔心,牠們可能只是出去玩了,在附近多逛一會,也許你有機會偶遇松鴨。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