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今年10月,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下簡稱北護)校犬隊成立滿20年,守護校園、陪伴師生的校犬已經來到第三代,學生志工也從最初的4人,發展為超過百人的大團隊,並實施細緻的分工制度。這20年裡,北護校犬隊是怎麼從仰賴指導老師和少量志工承擔的困難時期,走到如今猶如小企業的運作方式?一起來看看北護校犬隊從「呼朋引伴求幫助」進展到系統化管理的路程。
在北護校犬隊(後於2011年正名為北護校犬志工隊)成立的第一年,儘管有「服務時數」作為誘因,但當時校犬還尚未獲得校內師生認可,志工在遛狗過程中時常遭遇嘲諷,加上許多學生忙於學業、打工、實習,當時參與公共事務的風氣也不盛行,讓校犬隊的核心成員只有寥寥4人,是北護校犬隊最艱難的一段時期。
每日兩餐、散步兩次、打掃犬舍、對校犬進行基本訓練,還要和校內師生溝通,在這樣充滿挑戰的日程中,卻也讓第一屆校犬隊培養出了強烈的革命情感與使命感,甚至化被動為主動,向指導老師葉明理提議帶校犬去上課的想法,讓推動校園守護犬計畫的葉明理大為感動,決定出學費、借出自家車輛讓同學帶著校犬去訓犬學校集訓,而這段在寒假進行的訓練,也讓兩隻元老校犬小黑、優漢驅離外犬的專業能力大幅提升。
在試辦一年的計畫成功後,北護將校犬經費正式納入學校環境安全衛生室編制,校內的反對聲音也少了,但葉明理表示,其實在校犬隊成立的前十年,志工人數常常只有10幾位,有些同學甚至期初期末聚餐才會出現,「當經費和設施到位之後,人力組織和排班成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學生加入校犬隊只是為了湊滿服務時數,時數一滿就自動離開了。」
在前十年,校犬的照顧極度仰賴深度參與的核心成員,以及核心成員找來班上同學支援,這樣呼朋引伴的排班方式雖然有驚無險的過了十年,但不確定性也相當高,萬一新一屆校犬志工沒有這些「對的人」出現,校犬的照顧可能就會出現斷層。
所幸,北護校犬隊在2011年迎來了改變的契機──接任第7屆校犬隊長的同學,設計出了校犬隊的組織分工表,並從紙本化管理躍進到網路社團記錄,每個隊員都能即時獲知校犬照顧狀況、溝通和互動也大幅增加,讓校犬隊進入「分權共治、系統化管理」的新階段;在這一年,幾位核心成員也將校犬隊正名為「北護校犬志工隊」,並開始主動出擊,尋找新血。
揮別於以往等待學生發現校犬志工隊的做法,第7屆校犬志工在新生入學期間,主動牽著校犬到各系新生訓練的教室中,和導師「借五分鐘」向新生宣導志工隊員招募訊息,果然在那個學期,校犬志工隊的期初聚會就來了近百人,而這樣的做法,還一舉兩得讓所有新生認識了校犬。
到了現在,北護校犬志工隊已經發展成每隻校犬都有自己的照顧小組、所有成員加起來超過百人,就連排班的「固定班底」都有50人的大組織!現任的校犬志工表示,服務時數是吸引同學加入的一大原因,因為北護的畢業門檻是40小時的服務時數,校內的其他服務學習課程最多只能集滿10小時,但學校讓校犬志工隊的服務時數可以全額計算,因此吸引許多同學加入。
在系統化管理後,同樣的誘因卻能吸引更多的同學加入,而根據現任校犬志工的說法,雖然還是會有不少同學在服務時數額滿後就離開,但會一直留下來照顧校犬的同學,也提高到了10到20人,可見這20年來的改變有多大。此外,如今校犬志工隊在新生還沒入校時就會展開宣傳,到各相關粉絲專頁、新生會看到入學資訊的地方張貼招募公告,早早就開始為校犬們尋覓照顧者。
指導老師葉明理說,現在的北護校犬志工隊已經來到了90%學生自主管理階段,只有在遇到重大問題時需要指導老師出面居中協調,例如犬舍的修繕。如同其他有校犬的組織,「傳承」是北護校犬志工隊面臨的問題之一,不過挑戰主要在於指導老師未來卸下教職後,是否還會有同樣投入的老師來協助管理;在學生的傳承方面,北護校犬志工隊已經達成了令人驚嘆的成就!
【北護校犬20年系列報導】
.人狗衝突、虐狗案引發改變契機 惡土中迸發的校犬計畫種子
.初代校犬一年「試用期」轉正 生命教育漣漪擴散至今
.7隻校犬串起20年美好時光 凝聚北護校園向心力
※由葉明理老師所撰寫的《課堂外的生命教育—我們與北護校犬的美好時光》一書記錄了更詳細的北護校犬故事,有興趣者可至此連結購買(收益將作為校犬養老照護基金):https://forms.gle/B3FdriiukZiW25N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