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悶熱的台灣,獸醫都提醒飼主帶狗出門要做好「防熱措施」,除了路面溫度可能燙傷狗腳掌外,炎熱的天氣更可能讓狗中暑、熱衰竭,平時體溫高達38度至39的狗,體溫超過40度就已經處於危險狀態。最近一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更發現,炎熱天氣與空氣污染嚴重時,不僅會讓狗狗身體不適,心理可能也承受更大壓力,因而更容易咬人!
你是否曾經注意過,在天氣炎熱時,或是空氣品質空氣污染嚴重時,家中的狗狗比平常更容易發脾氣?最近,一篇由哈佛醫學院發表在最新《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研究顯示,在炎熱、空氣汙染嚴重的日子裡,狗可能出現更高的攻擊性。
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的8個城市,包括達拉斯(Dallas)、休斯頓(Houston)、巴爾的摩(Baltimore)、巴頓魯治(Baton Rouge)、芝加哥(Chicago)、路易維爾(Louisville)、洛杉磯(Los Angeles)和紐約市(New York City)。他們分析了2009年至2018年間7萬份的狗咬人事件數據,並發現在陽光照射強度較高的日子,狗咬人的事件增加了11%;在溫度較高的日子增加了4%;在臭氧濃度較高的日子則增加了3%。
這項研究的結果與先前的一些研究相吻合,這些研究發現,當溫度升高或空氣污染程度增加時,人類以及一些動物(包括獼猴、老鼠和鼠類)的攻擊性會增加。然而,這是第一次有研究發現,這種現象也發生在狗身上。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極端高溫和空氣污染,也會對動物造成負擔,並且導致攻擊性行為增加。」
同時,研究團隊也發現,在下雨的日子裡,狗咬人的事件減少1%;此外通常被認為是空氣污染指標的懸浮微粒指標(PM2.5)濃度升高時,狗咬人的事件並沒有明顯變化,代表目前只有臭氧會影響狗的攻擊性。
不過,研究團隊也提出了一些研究限制。因為這些數據來自美國警方公開的資料庫,並未提供詳細的背景因素,比如狗的品種、性別,以及否已經絕育。此外,這些記錄也沒有包含狗和被咬者過去的互動資訊,被攻擊者是熟人?是飼主?還是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這些資料都不得而知。
研究作者、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Clas Linnman指出:「這證明了,全球暖化、空氣污染帶來的情緒影響是跨物種的。過去研究曾發現,人類在空氣污染嚴重、氣溫較高時較容易出現攻擊性,因為高溫容易促進特定的荷爾蒙分泌,進而導致壓力。」她解釋:「靈長類動物、實驗小鼠都有類似的情況。」她推測,空氣污染與高溫可能導致全球動物行為和心理健康上的變化。
不過由於這份研究使用的數據存在缺陷,Clas也坦言,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分析,排除掉狗的品種、與被咬者關係不同等因子,確認溫度和空氣污染是否真的有影響。研究團隊也提醒飼主,應該更加關注寵物所處的環境,避免高溫、空氣污染對寵物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