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鯨魚胃內充滿塑膠垃圾、海豚擱淺的狀況,近年來履見不鮮,許多人可能對此感到麻痺,不再重視這項危機,但事實上,若是缺乏積極作為,動物的處境還能比你想的更糟!在台灣,不只白海豚數量為歷年新低,截至今(2019)年11月底,鯨豚擱淺數字更是來到144隻,是台灣開始鯨豚救援以來,擱淺量最高的一年,為我們帶來了保育海洋、刻不容緩的警訊。
上週五(13日),台灣數個關心野生動物保育的團體召開記者會,提出五大保育政策訴求,要求總統候選人回應,許多團體都指出,台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也稱「台灣白海豚」)數量降到只剩50隻,族群岌岌可危,中華鯨豚協會更是表示,今年鯨豚擱淺數字已來到144隻,遠高於歷年紀錄。
今年中,台灣林務局公開《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與河口棲地監測(II)》結案報告,讓大眾得以獲知長達12年的白海豚監測結果,遺憾的是,儘管白海豚有廣泛的社會關注和多年的監測,但在缺乏積極保護、復育措施的情況下,目擊個體數卻是逐年遞減,早期發現的白海豚個體數為60-69隻之間,2017年卻跌破60隻,只目擊到58隻個體,2018年更是降到51隻,加上其中一隻在當年10月於苗栗擱淺死亡,讓白海豚的數量來到50隻的新低。
另一個相反來到新高的數字,同樣令人憂心,截至今年11月底,台灣的鯨豚救援通報數已經來到144隻,其中有127隻死亡、17隻為活體,數量明顯高於歷年,但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異常,現有資訊還不足以判斷。
不過,從這些鯨豚的擱淺原因來看,仍有可行的保護措施,中華鯨豚協會執行秘書陳冠宇指出,一般民眾常會以為鯨豚擱淺的原因都是「誤食垃圾」,但其實有很多的可能,從今年的統計數字來看,因「漁業誤捕」死亡的個體佔比最高,一共有20%,令人傷心的是,因漁業誤捕而死亡的鯨豚,通常是有覓食能力的健康個體,牠們正是因為能夠覓食,才會連同其他魚類,被拖網、刺網等漁具一網打盡。
陳冠宇表示,在擱淺現場,依據動物大體身上纏網或有網痕、鰭肢遭利器切除、胃內有大量食物及氣管可見大量泡沫等證據,可研判為受漁網纏繞而無法上浮呼吸溺斃,因此漁業衝擊,確實是對鯨豚生存的一大威脅。
除了誤食垃圾及漁業誤捕這種直接與人相關的因素,陳冠宇也補充表示,其餘的鯨豚擱淺原因,往往也是人類造成,例如鯨豚可能因為體內重金屬累積,及人類活動造成的緊迫,間接導致的心臟、肝臟或腎臟問題,會使得這些動物慢性死亡。
.延伸閱讀—刺網種類簡介:萬事都怪流刺網 海底的珊瑚都是你殺的?
要怎麼做才能減少這些死亡呢?陳冠宇表示,民間常呼籲的環境保護措施,像是垃圾減量,為了長遠未來考量必須去落實,然而這需要長時間實施後才能看到顯著的成果,但政府也能透過政策執行來減少海洋動物的傷亡發生,且效果立竿見影,例如加強管理漁業活動、漁具的使用、限制船速等,「這不是說一定要禁止哪些項目,已經不適合的漁法可以如何調整,都是可以討論的,應該選擇比較永續的漁法。」
白海豚的部分,中華鯨豚協會則呼籲,應該在《海洋保育法》通過後,儘快公告白海豚保護區,因為白海豚不會深潛,牠們最常生活在水深20-30公尺內的沿海,在台灣西岸定居的白海豚族群只能南北移動,而目前積極發展的離岸風機,其打樁作業產生的噪音對白海豚的影響非常大,除了公告保護區外,施工現場也應即時回報鯨豚觀察數據、並確保打樁噪音擴散到棲地邊界時,分貝數能降到140 dB/SEL。
陳冠宇說:「當環境噪音過大時,有些海豚會離開,但有些會忍耐,因為離開後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覓食地,已經有研究發現,就算外表看不出來,但海豚緊迫到一個程度,體內會產生免疫抑制的狀況。鯨豚是很能『忍』的動物,甚至在我們救援時,也要隨時注意牠們的呼吸狀況,因為鯨豚有獨特的呼吸系統,能夠靠意識控制,當牠們真的很緊迫時,甚至會憋氣憋到窒息死亡。」
海洋環境比陸地複雜許多,對動物的調查、了解也更困難,陳冠宇表示,海洋動物保育的發展已經比陸地緩慢了,政府應儘快啟動鯨豚受干擾的調查,累積足夠資訊了解原因,才更能對症下藥,減少動物傷亡。
.延伸閱讀:[他山之石]船隻撞擊 鯨豚的致命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