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腳印就像人類指紋般獨特 科學家研發新技術打擊盜獵

環境資訊中心/提供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開發出一款可以讀取和分析黑犀牛(Black rhinoceros,學名:Diceros bicornis)腳印的互動軟體,能用來監視瀕危動物的野外活動,阻絕盜獵者下手機會。

這套「足跡識別技術」(Foot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IT)軟體可在美國分析軟體公司SAS的JMP統計軟體上運作,使用高階演算法分析100多頭犀牛腳印的特徵測量值。

納米比亞黑犀牛。照片來源:Martin Diepeveen (CC BY-NC-ND 2.0)

FIT可避免人與犀牛接觸  保護雙方免於病毒感染

犀牛的腳印跟人類的指紋一樣獨特,因此可將分析後的圖像儲存在過去收集的全球腳印資料庫中進行比對。

「比對成功便能識別出留下腳印的動物,並把牠的腳印出現處畫成分布圖,追蹤其移動路徑,不需打擾牠或與之接觸。」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學院兼任副教授傑威爾(Zoe Jewell)說,接觸可能會導致動物將病毒傳播給人類。

傑威爾也是SAS研究所JMP部門的首席研究員,這項研究的共同主持人,FIT的共同開發者。傑威爾說:「這個方法經濟有效,不僅可以保護犀牛和人類的健康,還可以將具有數百年歷史的追蹤技術帶進21世紀。」

傑威爾和同事現在正與納米比亞環境、林業和旅遊部合作,培訓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土地管理人員、當地嚮導和反盜獵人員使用FIT。這份同儕審查研究於8月14日發表於開放期刊《PeerJ》。

犀牛腳印獨特,可透過演算法個別分析追蹤。照片來源:John Karwoski(CC BY-NC-ND 2.0)

納米比亞2000頭黑犀牛  每年約有50頭遭盜獵

納米比亞大約有2000頭黑犀牛,約佔該物種總個體數的90%。雖然這些動物屬於政府所有,但牠們分散在全國的私人土地上。

納米比亞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的工作人員解釋,納米比亞的黑犀牛是獨一無二的,即使在惡劣的沙漠景觀中也能繁殖。牠們已經進化成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存活數天。在長期乾旱時,牠們所食用的植物會產生有毒化學物質,而黑犀牛對此竟也產生抵抗力。納米比亞黑犀牛的出沒範圍也比其他黑犀牛物種大得多。

近年來政府加強警務,已經降低了因盜獵所致的黑犀牛消失速度,但每年仍有30至50頭黑犀牛被殺。

納米比亞埃托沙國家公園一頭黑犀牛。照片來源:CMacGregor(CC BY-ND 2.0)

由角蛋白製成的犀牛角成分跟人的頭髮和指甲無異,沒有藥效,但它們在亞洲黑市上的售價為每公斤超過6萬美元,被當作傳統醫學材料,或財富和成功的象徵。

「黑犀牛的角價值超過10萬美元。當牠們進入納米比亞的偏遠地區,便成為盜獵者難以抗拒的目標。當局常常要在發現黑犀牛的骨頭或屍體,才知道被盜獵了。」傑威爾說。

FIT能估算區域內犀牛數量  節省巡邏車資源

非洲黑犀牛分布在非洲東部沿海與納米比亞。圖片來源:世界自然基金會

傑威爾說,FIT可以用3種不同的方式監測動物,讓科學家、管理人員、嚮導或反盜獵巡邏隊都可以依自身需求使用。FIT的簡配可以用來將野外發現的腳印時與FIT資料庫比對。

FIT還可以調查整個保護區的腳印,並從每張腳印圖片中進行測量,以估算該區域內的犀牛數量。這對於計算巡邏車等資源需求來說相當實用。

FIT全配版可以追蹤特定犀牛個體,將個體與其獨特的腳印配對。反盜獵巡邏隊可以用這個互動的資料庫搜索風險最高的個體,像是經常出沒危險地區或是好幾年都沒看到的個體。

黑犀牛(Black rhinoceros)
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屬的唯一一種,原生於非洲肯亞、坦尚尼亞、喀麥隆、南非、納米比亞和辛巴威,最重可達1820公斤。黑犀牛目前包括4個亞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爲「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黑犀牛在20世紀曾是所有犀牛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但由於辛巴威盜獵嚴重,在20世紀後半葉,黑犀的數量急遽下降,從7萬頭下降到1981年的1萬到1萬5000頭。1990年左右數量又降到2500頭以下。根據2003年資料顯示,黑犀牛的數量已有回升,約3610頭。黑犀牛減少的原因主要是盜獵和棲息地破壞。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