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影響海水鹽度 新型致命皮膚病襲擊沿海海豚

記者 李娉婷/報導

氣候變遷對生態系影響深遠,改變了無數動物的生存環境,其中有許多因此受到傷害,位於美國加州的海洋哺乳動物中心已經鑑定出一種與氣候變遷有關的新型海豚皮膚病,近日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這項研究有著突破性的發現,由於氣候變遷帶來的海水鹽度降低,海豚身體上會出現斑狀、凸起的皮膚損傷,有時甚至會覆蓋其皮膚的70%以上。

沿海水域鹽度下降,導致海豚開始出現嚴重、致命的皮膚病。   取自phys.org(Credit: Tim Morgan ©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位於加州索薩利托(Sausalito)的海洋哺乳動物中心(The Marine Mammal Center)是全世界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醫院,現在,該中心的科學家和其國際上的同事已經鑑定出一種與氣候變遷有關的新型海豚皮膚病,自2005年該病症被發現以來,科學家首次能夠將病因與影響全球沿海海豚社群的疾病聯繫起來

這項研究提供了在寬吻海豚中出現的淡水皮膚病的病例定義,研究追蹤近年來在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以及澳洲的海豚病例,在這些地區,海水鹽度突然急劇下降是共通點。

儘管沿海的海豚習慣於海洋棲地鹽度的季節性變化,但牠們並不生活在淡水中,隨著颶風等風暴事件的嚴重性和頻率不斷上升,尤其是在乾旱之前,異常多的雨水傾瀉而出,將沿海水域變成淡水,這種淡水環境可能持續數個月,尤其是在像2017年哈維颶風(Harvey)和2005年卡崔娜颶風(Katrina)等強烈風暴過後。

隨著氣溫升高,氣候學家預測,像這樣的極端風暴將更頻繁地發生,因此將導致海豚爆發更頻繁、更嚴重的疾病。在卡崔娜颶風過後,研究人員首次在紐奧良附近的約40隻寬吻海豚身上發現了致命的皮膚病。

研究的主要作者Pádraig J. Duignan表示:「自卡崔娜颶風以來,這種嚴重的皮膚病一直在殺死海豚,我們很高興確定了問題所在。今年墨西哥灣的颶風季創下紀錄,加上氣候變遷,全球的風暴系統更加強烈,我們完全可以預期會看到更多這類毀滅性的疾病殺死海豚。」

2009年10月25日,在澳洲昆士蘭的天鵝坎寧河濱公園(Swan Canning Riverpark),一隻成年雌性布魯安海豚被發現死亡,動物皮膚有嚴重潰瘍。   取自Scientific Reports

這項研究對於澳洲目前的海豚病情具有重大意義,皮膚病正在影響澳洲東南部稀有且受威脅的布魯安海豚(Burrunan dolphin),這可以為專業人員提供診斷和治療受影響動物所需的資訊,目前受皮膚病影響的海豚長期看來恢復狀況堪憂,對於長時間接觸淡水的動物來說尤其如此。

Duignan說:「隨著海洋溫度升高對全球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這項發現將可以更好地緩解導致沿海海豚社群爆發疾病的原因,這些海豚在此之前就已經受到棲地喪失和退化的威脅。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清楚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我們希望這是緩和致命疾病和引領海洋社區進一步應對氣候變遷的第一步。」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