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善用3D列印技術 打造象牙替代品 可助歷史文物修復

記者 吳昱賢/報導

左邊的物體是來17世紀棺材的象牙原件。右邊的版本是一個名為Digory的3D列印合成象牙。圖片來源/TU Wien

象牙貿易已經在全球被廣泛禁止,目前僅有少數國家仍存有合法象牙貿易,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調查,象牙的需求近幾年也不斷下降,然而在修復歷史文物的領域中,始終沒有適合的象牙替代品,傷透了修復人員的腦筋。不過最近一個來自維也納的研究小組利用3D列印技術研發出一款合成象牙,將能完美修復歷史文物!

綜合外媒報導,這項技術近日發表在《今日應用材料》期刊中,由維也納理工大學(TU Wien)主導研究,研究小組負責人Thaddaa Rath於4月13日發表聲明,表示這項技術將能保護日漸減少的大象族群,同時兼顧歷史文物修復的精神。

不論是丟失的棋子還是17世紀的棺材,透過3D列印技術和加工,修復文物變得不再棘手。Thaddaa表示:「這款材料我們稱它為『Digory』,由合成樹脂和磷酸鈣顆粒製成,它在熱的液體狀態下進行加工,並在3D印表機中用紫外線硬化,能夠完美打造出所需的形狀,然後它還能夠被拋光和配色,最後的成品看起來與真的象牙產品無異。」

Thaddaa表示,現在修復人員都使用塑膠、骨頭和其他替代品來替代象牙,但要找到外觀、質感、觸感和象牙相似的材料一直是個挑戰。他說:「材料不僅要看起來像象牙,強度和硬度也必須類似,而且材料要可以加工。Digory能夠讓作業時間大幅縮短,在不傷害的動物的前提下完成修復歷史文物。」

Digory可以被染色和拋光,看起來像真正的象牙。圖片來源/TU Wien

日前Digory幫助修復了一個17世紀的棺材,該棺材缺少了精緻的象牙裝飾品,3D列印讓團隊能完美複製原件的複雜設計。Thaddaa指出,雖然研發出Digory,但還是要針對不同年代、外觀的象牙來進行調配和實驗,研究團隊費了一番功夫才找到這款象牙的配方,最後再用紅茶將Digory染色,使其與老象牙看起來無異。


未來Thaddaa希望能縮短調配和染色時間,將作業流程系統化,並將Digory盡快推廣出去,以快速、便捷且道德的方式來修復歷史藝術和宗教文物。


由於非法盜獵象牙需求,大象的族群數量不斷下降,《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又稱《華盛頓公約》)於1990年規定簽署國須遵守國際象牙貿易禁令,各國也陸陸續續立法禁止象牙貿易,研發象牙替代品不僅對於各國的歷史文物工作者是福音,也能夠保護族群數量日漸減少的大象族群。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