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近年來越來越多科學家警告人們不要濫用抗生素,因為不僅可能導致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出現,更可能影響到環境和其他動物。最近一篇研究就先發現抗生素的濫用已經嚴重影響動物,研究團隊在坦尚尼亞貢貝溪國家公園(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附近採集野生黑猩猩糞便樣本,結果發現將近一半樣本中的細菌對人們常用的一類抗生素具有抗藥性!
綜合外媒報導,這篇研究發表在《病原體》(Pathogens)期刊上,由埃默里大學環境科學系和羅林斯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Thomas Gillespie主導,並由莫里斯動物基金會(Morris Animal Foundation)、埃默里全球健康研究所(Emory Global Health Institute)、安卡斯基金會(Arcus Foundation)基金會、里歐高斯曼基金會(Leo S. Guthman)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研究經費。
研究團隊採集了貢貝溪國家公園及其周圍的人類、家畜、黑猩猩和狒狒的糞便樣本,確認是否具有磺胺類藥物(Sulfonamides)的抗藥性基因,因為該地區的人們經常使用這些藥物來治療腹瀉疾病,研究團隊同時也採集了人們與動物時常使用的溪水。結果發現高達74%的人類樣本、48%的黑猩猩樣本、34%的狒狒樣本和17%的家畜樣本都中出現了磺胺抗藥性,19%的河流樣本中還直接發現磺胺類藥物。
腹瀉疾病在當地很常見,人們經常求助於廉價的磺胺類抗生素,這類抗生素在非正式的小商店裡無需處方就可以輕鬆買到。科學家也發現,當地的野生黑猩猩患有消化性疾病,這些疾病可能與細菌和其他腸道病原體有關,影響牠們維持熱量、吸收營養的能力。Gillespie說:「在我們的抽樣調查中,大多數人對於磺胺類藥物的藥效深信不疑,他們把錢花在了一種不能幫助他們康復的藥物上。過度使用這類藥物導致更致命、耐抗生素的『超級細菌』因此誕生。」
作為比照,研究人員還測試了另一種抗生素——四環素(Tetracyclines)的抗藥性基因。結果可能是因為其費用較高,且在該地區較難取得,附近居民的使用頻率較低,任何一組的糞便樣本中幾乎沒有發現四環素抗藥性,溪流中也沒有發現四環素的成分。
Gillespie解釋:「我們的結果表明,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正通過當地的流域,從人傳播到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人們在溪流中洗澡和洗滌衣物,讓抗藥性細菌污染了野生黑猩猩和狒狒的飲用水。」Gillespie專門研究疾病生態學,他長期與坦尚尼亞的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合作,試圖幫助生活在森林中的農民與靈長類動物和其他野生動物共存,盡量減少物種間疾病交換的風險。Gillespie說:「這項計畫的最重要目的有兩個──人類的健康福祉,及黑猩猩和其他物種的保育。」
貢貝溪國家公園占地並不大,僅有35平方公里,卻有著高度的生物多樣性,許多非人類靈長類、鳥類、野豬皆生活在此。貢貝溪國家公園最廣為人知的是當地的黑猩猩族群研究,這裡擁有實地研究資料最詳盡的野生黑猩猩族群調查,50多年前珍古德博士便是在此展開黑猩猩研究,為往後的科學研究、動物保育奠下基礎。根據貢貝溪國家公園統計,黑猩猩數量正在緩慢減少,2017年約有128隻黑猩猩,不過因棲息地破碎化、疾病傳染等因素,目前國家公園內的黑猩猩數量已經減少到約95隻。
Gillespie認為,當地居民需要更多關於正確使用抗生素的宣導,他也認為改善地區居民的洗滌相關活動的衛生習慣、改善人類排泄物處理等方法也將能幫助黑猩猩,未來他會基於研究成果付諸實際行動,進入當地社區宣導。他表示:「人類濫用抗生素,實際上不僅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與他們共享環境的物種。具有抗藥性的細菌進入黑猩猩體內,它可以在黑猩猩體內進化,然後再蔓延到人類身上。我們必須以生態的框架來思考傳染病,這樣的想法在現今醫學領域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