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食鳥類憂成傷害? 美研究:鳥類不會依賴人類餵食

記者 吳昱賢/報導

研究團隊在鳥類身上安裝RFID晶片(辨識晶片),藉此觀察牠們使用餵食器的情況。圖片來源/Jim Rivers, OSU

科學家普遍認為,人類不應該餵食野生動物,但對於餵食鳥類仍有歧見,有的研究指出餵食鳥類會導致疾病傳播,有的研究則認為餵食鳥類能增進生物多樣性。近期有一篇美國研究發現,即便人類長期餵食鳥類,鳥類並不會依賴人類餵食,依然會自己覓食。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統計,美國每年約有5,000萬人餵食野生動物,餵食器、餵鳥器等餵食配件也成了一個永不衰退的產業鏈。然而,許多科學家皆擔憂,這樣的餵食會導致動物過度依賴人類,讓牠們喪失覓食能力。

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近期進行了一項鳥和人類餵食關係的研究,發表在最新的《禽類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Avian Biology)上。俄勒岡州立大學森林學院動物生態學家Jim Rivers說:「關於人類餵食是否會誘發野生鳥類族群變化,我們還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不過我們的研究表明,餵食鳥類並不會導致鳥類對人類產生依賴。」

北緯度地區的人特別喜歡餵食鳥類,冬季尤其如此,因為人們覺得寒冷的天氣、暴風雨會讓鳥類無法正常覓食,許多人因此購買餵鳥器。不過這樣的行為是否會對鳥類帶來不良影響,人們所知甚少,Jim說:「30年前曾有人針對黑頂山雀(Poecile atricapilla或名黑冠山雀)進行研究,該研究發現移除餵鳥器25年後,鳥類的存活率並沒有明顯下降,進而推論人類餵食並沒有讓鳥類形成依賴性。」

為了更深入理解鳥類和人類餵食間的關係,研究團隊研究針對67隻黑頂山雀進行實驗,實驗團隊將鳥類分成三組,分別對其羽毛進行處理,分別為重剪、輕剪和完全不剪。Jim強調:「我們採用『剪羽』模式,將牠們飛行羽剪去一部分,這只會稍微降低鳥類飛行的能力而已。」這些黑頂山雀被貼上了RFID晶片(辨識晶片),研究團隊在周圍河岸區設置了21個餵鳥器,並裝滿葵花籽,藉此觀察鳥類的行為。

提到研究鳥類的選擇,Jim解釋,因為黑頂山雀是一種小型鳥類,體重不到28公克,牠們的每日能量需求很高且每次只吃一顆種子,研究團隊可以清楚地測量鳥類被餵食的次數。結果,研究團隊發現,被剪羽的鳥並沒有增加使用餵食器的次數;相反地,被剪羽的鳥反而在前幾周內減少使用餵食器,研究團隊推測牠們可能是為了減少被捕食的風險。不過在那之後,所有鳥類使用餵食器的次數與頻率並沒有明顯差異。

Jim認為,人們對於餵食鳥類不用太過緊張擔心,他說:「人們刻意餵食野生動物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但鳥類卻是個例外,目前已經發現很多好處。在鳥類不會形成依賴的情況下,餵食能使鳥類身體狀況變好、冬季生存率變高、繁殖能力增強,這些都能提升生物多樣性。」不過Jim話鋒一轉,也提到過去曾發現的負面影響,他說:「不過餵食鳥類可能導致疾病傳播更快,像是一種叫禽滴蟲病(trichomonosis)的疾病,便是因為餵食器不乾淨導致鳥類感染。」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