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今年是反聖嬰年,太平洋東部及中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偏冷,西部的海溫則較暖和,使得澳洲、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澳洲首都行政區(ACT)近期便因氣候潮濕而野兔數量暴增,國家首都管理局(NCA)已經派獵人使用空氣槍射殺。由於野兔是外來種,對環境造成巨大傷害,專家表示應該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新的族群控制方法,否則射殺野兔只是治標不治本。
綜合外媒報導,1859年野兔被引入澳洲後,就對當地環境造成衝擊,長期研究野兔的坎培拉大學生態學教授Brian Cooke指出:「牠們非常會吃植物,在2公頃的土地上,只要有一隻野兔,牠就能完全摧毀每一棵再生的植物幼苗。這間接影響野生動物,野兔已經對澳洲322種瀕危動物造成威脅。」著名的澳洲紅袋鼠也是因為野兔而數量大幅減少。
而在頻繁降雨的一年,野兔的威脅越來越嚴重,因為植物的茂盛生長導致野兔數量激增,NCA近期收到比過去多4倍的民眾投訴。12月14日,澳洲議會舉行聽證會,NCA執行長Sally Barnes接受議員質詢時表示:「野兔一直是坎培拉的嚴重問題,不過我們傾向不使用毒藥,因為我們知道坎培拉一些大型鳥類會捕食野兔。」然而她也坦言:「不使用毒藥導致族群控制計畫成果不如預期,我們正聘請職業獵人進行射殺工作,我們必須非常小心。」
NCA、澳洲首都行政區政府與職業獵人合作並不是新鮮事,他們每年都編列預算控制兔子數量,不過今年聘用的獵人比過去更多,獵人使用熱成像技術發現野兔,並使用空氣槍射殺,然後將屍體交給當地動物園。並非所有區域都考慮到毒藥對其他動物造成的危害,目前只有首都行政區以空氣槍射殺野兔,其他地區大多使用毒藥控制野兔數量,不過Brian認為:「不管是毒殺還是射殺,這些方法都治標不治本,現在全澳洲大概有1.5億至2億隻野兔,這些方法幾乎跟不上野兔繁衍的速度。」
Brian指出,最有效的方式是使用「生物控制劑」,利用病毒或寄生蟲來控制野兔數量,過去澳洲政府也曾利用這個方法一度控制住野兔數量。1950年利用兔黏液瘤病毒;1955年釋放歐洲兔跳蚤;1995年讓大量野兔罹患兔出血性疾病,這3次生物控制方法都有效降低野兔數量,不過這項方法已經不再有效,Brian解釋:「隨著時間推移,野兔適應了這些疾病,某程度上已發展出抵抗力。」Brian認為,政府應該投入更多資源,支持研究人員開發新的生物控制方法,並配合傳統的兔子管理技術,像是破壞巢穴、射殺、誘捕等方式,才能避免野兔數量再度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