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破血流仍繼續拍 梁皆得耗時20年、橫跨六國《尋找神話之鳥》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20年前,生態攝影師梁皆得在馬祖意外拍到據說早已滅絕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多年來他跨越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與菲律賓,即使拍攝過程頭破血流,仍堅持尋覓著全球僅剩百餘隻的「神話之鳥」。

梁皆得2015年執導《老鷹想飛》紀錄片,喚起大眾對黑鳶的關注,成功推動友善農業,他的新作《尋找神話之鳥》於12月17日於全台上映,不僅見證黑嘴端鳳頭燕鷗的再現,也帶出日益嚴重的海洋垃圾、棲地破碎、過度捕撈等問題,希望透過紀錄片,不只讓觀眾看見牠們的生存危機,更別再讓神話之鳥再度滅絕。

《老鷹想飛》導演梁皆得,耗時20年、耗資上千萬新作《尋找神話之鳥》於12月17日全台上映。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老鷹想飛》導演梁皆得,耗時20年、耗資上千萬新作《尋找神話之鳥》於12月17日全台上映。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曾認為已滅絕 「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再度現蹤

梁皆得與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緣分,要從20年前一捲底片調光失誤說起。當時年僅35歲的他三度獲金馬獎提名,2000年受連江縣政府委託,到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進行生態拍攝,那捲特別的底片,讓他在上千隻鳳頭燕鷗中,發現四對喙尖黑黑、像是吃了巧克力的鳳頭燕鷗。

梁皆得反覆翻找國內外的鳥類圖鑑,才發現那是60多年未被看見、被認為已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更是第一筆繁殖紀錄。

馬祖現蹤的消息經中研院鳥類學者劉小如向國際鳥盟專家確認後,引起國際鳥類學界的震撼,紛紛到馬祖試圖一睹黑嘴端的身影,但由於數量稀少、行蹤成謎,劉便稱其為「神話之鳥」。

黑嘴端鳳頭燕鷗曾絕跡60多年,直到2000年才又被梁皆得在馬祖發現。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黑嘴端鳳頭燕鷗曾絕跡60多年,直到2000年才又被梁皆得在馬祖發現。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經過多年調查研究,學者認為黑嘴端多與鳳頭燕鷗一同活動,且體型及羽色與鳳頭燕鷗相似,而不易察覺。黑嘴端鳳頭燕鷗分布於中國沿海、朝鮮半島,度冬季節則會往南遷徙到東南亞等地.馬祖諸多無人小島亦為繁殖地之一,台灣本島雖曾紀錄,但停留時間非常短暫。

讓全球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僅約百餘隻,比黑面琵鷺更稀少,名列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極度瀕危等級。近年來台灣、中國、韓國等地都投入資源保育黑嘴端鳳頭燕鷗,在牠們可能棲息的海島上置放假鳥,並架設自動相機進行生態調查,希望營造更合適的棲地。

黑嘴端鳳頭燕鷗外型近似鳳頭燕鷗,鳥喙前緣的黑色是明顯差別。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黑嘴端鳳頭燕鷗外型近似鳳頭燕鷗,鳥喙前緣的黑色是明顯差別。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苦尋神話之鳥 自掏上百萬、出國數十次還頭破血流

候鳥遷徙沒有國界,僅有某一處做好保育並不夠。梁皆得希望更了解黑嘴端鳳頭燕鷗的棲息狀況,拍攝足跡逐漸從馬祖擴大到澎湖等地,後來還自掏腰包上百萬、出國數十次,往返中國、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尋找神話之鳥的蹤影,但並非每次追尋都有著落。

《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在馬來西亞文丹灣拍攝時意外受傷。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

馬來西亞文丹灣在1913年曾沙勞越唯一一筆目擊紀錄,但迄今100多年都未再有紀錄,2020年梁皆得決定前往當地尋覓神話之鳥,「那是一大片的潮間帶灘地,地形崎嶇」好不容易到了拍攝地點,卻只拍到鳳頭燕鷗,沒有拍到黑嘴端鳳頭燕鷗。

回程途中天氣不佳碰上風雨,攝影機差點倒下,梁皆得伸手護住攝影機,卻重心不穩地撞上機器,「回過神我想說天空怎麼突然下起紅色的雨。」結果是他額頭血流不止,緊急在當地就醫縫了六針。

即使頭破血流,梁皆得卻說「幸好機器沒有摔壞,才能按照計畫到沙巴繼續拍。」後來也順利在沙巴拍到了黑嘴端鳳頭燕鷗。他認為,沙勞越應仍有黑嘴端鳳頭燕鷗,只是尚未被看見,若有機會還是會想再去尋找神話之鳥。

拍鳥卻面臨跨國保育問題:棲地破碎、海洋垃圾、過度捕撈

20年前梁皆得拍攝燕鷗時,關注的保育議題主要是沿海居民會取用鳥蛋,或是早年馬祖的無人島因砲擊而影響棲地。20年後他走遍六個國家,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的棲息面臨跨國的環境議題,「當年也有塑膠垃圾,但現在真的多出太多了,特別是跨國的海漂垃圾,清都清不完。」

2008年有賞鳥人士在馬祖鐵尖島,拍到一隻黑嘴端鳳頭燕鷗的下喙卡著一個塑膠管,雖然當時出動人力希望救援卻未成功,後來便下落不明,而牠絕非唯一一隻被塑膠垃圾影響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每天仍有成千上萬的鳥類深受人類塑膠垃圾之苦。

《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多次走訪馬祖,發現海洋垃圾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多次走訪馬祖,發現海洋垃圾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尋找神話之鳥》點出漁業資源枯竭、海洋垃圾以及棲地縮減,對黑嘴端鳳頭燕鷗等鳥類棲息的影響。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攝影:張壽華(連江縣環境資源局局長)
《尋找神話之鳥》點出漁業資源枯竭、海洋垃圾以及棲地縮減,對黑嘴端鳳頭燕鷗等鳥類棲息的影響。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攝影:張壽華(連江縣環境資源局局長)

神話之鳥的落難記不止這一遭,「燕鷗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海洋中的魚類,漁業過度捕撈的問題,不只讓漁獲愈來愈少,也會因為食物缺乏,讓海鳥愈來愈少。」梁皆得說,馬祖緊鄰中國,許多中國漁民越界捕魚、抽砂都加速海洋資源的枯竭,當自然不再自然,鳥類也更容易被人類餵食引誘,而改變習性。

此外,在中國青島的膠州灣,梁皆得也發現由於都市擴張,原本的濕地填平,蓋起高樓大廈,導致黑嘴端鳳頭燕鷗等鳥類的棲地破碎化,這也是各個國家沿海城市都有的狀況。若再不投入資源,改善黑嘴端鳳頭燕鷗的棲息環境,未來牠們恐怕會再度絕跡,只剩下神話。

妻女相伴追鳥  梁皆得開拍「跨越海洋四部曲」   

黑嘴端鳳頭燕鷗正常壽命可達20年以上,但牠們一年只會產卵一次,且由公母鳥輪流孵育、餵食,等時候到了就一起南北遷徙,群居的黑嘴端能夠一起抵禦外敵提高繁殖的存活率。而梁皆得能跟著「神話之鳥」飛到各國,也是因為他經常帶著家人一起飛,讓他不會掛念家裡,家人也不用擔心他孤身在外。

《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與太太陳秀梅、女兒梁彣瑄一同出席電影放映活動。孫文臨攝
《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與太太陳秀梅、女兒梁彣瑄一同出席電影放映活動。孫文臨攝

「因為拍生態紀錄片真的很辛苦,有限的收入,要再請助手也很拮据。」梁皆得笑說,很感謝妻子這麼多年來經常跟著他到處拍鳥,成為最得力的助手,女兒還小的時候就被夫妻倆帶著一起上工,如今女兒長大了,「如果我們人手不足,又碰上寒暑假時,就會商請她來打工幫忙。」

2015年的《老鷹想飛》,梁皆得從屏東的黑鳶保育困境,看見了台灣的食安問題,感動了數萬人,包含時任總統馬英九,讓台灣的友善農法往前邁進一大步,如今《尋找神話之鳥》則從瀕危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看見過度捕撈與塑膠垃圾的問題,電影即於12月17日於全台上映。

梁皆得透露,接下來打算完成「跨越海洋四部曲」計畫,首部曲即是黑嘴端鳳頭燕鷗,極不容易才獲得林務局及文化部的補助,耗資約1500萬元完成首部曲《尋找神話之鳥》,後續還有黑面琵鷺、八色鳥與灰面鵟鷹三部曲,目前仍在籌措資金,這些候鳥會跨國遷徙,希望這些紀錄片也能面向國際觀眾,到中國等地放映,啟發更多人的環境保育精神。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