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網路的匿名性提供了野生動物走私者一個不易受監管的交易空間,雖然許多科技公司與保育組織積極建立監控策略,但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仍層出不窮。為此,由多個動保團體組成的「終止網路野生動物走私聯盟」(Coalition to End Wildlife Trafficking Online)試圖聯手科技公司,遏止網路野生動物走私。然而,近期倡議團體「全球起動」(Avaaz)卻發表報告指出,臉書仍是野生動物貿易的溫床。
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和「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共同成立了「終止網路野生動物走私聯盟」,至今已有47間科技公司加入,包含阿里巴巴、eBay、百度、Etsy、臉書、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Pinterest和抖音(TikTok)。
去(2021)年10月,終止網路野生動物走私聯盟發表進度報告,報告中指出,科技公司加強執法、制定公共政策,也利用關鍵字自動刪除虐待動物、走私瀕危動物的貼文,該聯盟共阻止了超過1,160萬筆網路瀕危野生動物交易,其中臉書母公司Meta更宣稱製作了一套偵測系統,能快速找到違法貼文並將其刪除,同時教育民眾不要購買野生動物。
延伸閱讀:三年下架千萬筆非法交易資訊 網路科技業聯手阻擋野生動物貿易
然而,臉書卻仍然是野生動物走私的溫床。去年12月,TRAFFIC發表的報告《交易真相:新加坡臉書的活體鳥類交易》(Trading Faces: Live Bird Trade on Facebook in Singapore)指出,即便臉書使用「關鍵字偵測」技術,許多賣家仍會在私密社團以暗號販賣瀕危鳥類。近期倡議團體Avaaz發表的報告《走向滅絕:Facebook如何促成野生動物走私》(Towards extinction: How Facebook is enabling wildlife trafficking)也抨擊臉書的監管策略幾乎是「做半套」,甚至助長犯罪行為。
延伸閱讀︰新加坡非法鳥類交易猖獗 臉書社團成犯罪溫床 瀕危鳥類也受害
Avaaz認為,臉書的「關鍵字偵測」並沒有發揮作用,且他們不願意和執法部門分享犯罪者資訊,讓臉書成為了野生動物走私的溫床。Avaaz報告中指出,沒有任何野生動物貿易調查背景的人員,只需利用關鍵字就能輕鬆在臉書上找到129篇野生動物走私的貼文,而臉書的演算法則成為走私的幫兇,持續向研究人員推薦「野生動物交易」的社團。
Avaaz律師Ruth Delbaere指出:「我們發現這些社團販賣老虎幼崽、豹、非洲灰鸚鵡和侏儒狨猴,這些都是瀕危物種。」他抨擊:「我們向臉書反映這些違法內容,然而一周過去,他們只刪除不到一半(43%)的貼文。」參與報告撰寫的非營利團體「打擊網路犯罪聯盟」執行董事Gretchen Peters則表示:「他們的演算法根本不是用來打擊野生動物走私,反而在助長犯罪行為。」
報告建議,臉書應該限制某些搜索結果、改變演算法,同時應該與各國執法部門和政府機構合作,打擊線上野生動物走私。
對此,臉書母公司Meta質疑報告的方法及樣本數,並表示報告並沒有正確反應他們所做的努力。發言人表示:「我們的關鍵字偵測系統能幫助我們找到並刪除這些貼文,同時還會出現彈跳式警告,阻止人們參與交易。」他強調:「2021年1月至5月期間,僅在印尼和菲律賓,我們就因此刪除了超過1,900個與野生動物走私有關的Facebook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