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今天(5月23日)開始,辛巴威展開一場為期四天的大象峰會,以爭取其他國家對重啟象牙國際貿易的支持;日前辛巴威保育當局也向多國大使展示該國的象牙庫存,表達訴求,希望能透過販賣象牙得到保育經費。不過反對者認為,此舉對大象來說將會是一場徹底的災難,數十個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組織就共同發布聲明,表示重啟象牙國際貿易將會推動新的消費需求。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9屆締約國大會(CoP19)將於今年11月舉辦,為了爭取其他國家對重啟國際象牙貿易的支持,辛巴威本週在該國的萬蓋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舉辦大象峰會,邀請14個非洲國家以及中國、日本兩個象牙消費大國參與,目標是在非洲國家之間形成「共同立場」。
上週,辛巴威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才向荷蘭、德國、法國、英國、瑞士、加拿大和美國大使展示象牙庫存,呼籲歐盟和其他國家支持象牙販售,根據辛巴威保育當局的說法,該國的象牙庫存估計價值約為6億美元。
.大象太多沒錢保育 辛巴威呼籲國際支持象牙貿易 欲出售6億美元象牙庫存
開啟「合法」管道販售象牙,有什麼問題嗎?保育組織認為問題可大了!在辛巴威積極推動象牙販售之際,40多個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組織共同發布聲明,譴責了這樣的做法,並呼籲國際社會和制定政策者抵制。
國際環保團體「環境調查署」(EIA)資深野生動物倡議專員史密斯(Lindsey Smith)說:「這次的會議沒有邀請大多數一再反對重啟象牙貿易的非洲象分布國一點都不令人意外,以前曾發生過、被認為是「一次性」的象牙庫存販售對大象來說是一場徹底的災難,推動了新的消費需求,並為洗白盜獵象牙提供了完美掩護。有鑑於目前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我們根本無法承受重蹈覆轍的後果。」
非洲象的生存狀況比過去認為的更加危及,2021年時,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將非洲象分為非洲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和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兩個分支,分別評估物種瀕危等級,非洲森林象的保育狀況被評為極危,非洲草原象則是瀕危,而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關鍵物種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就是盜獵象牙和棲地喪失──這兩種狀況目前都還在持續發生中。
.紅色名錄更新 非洲象兩分支皆面臨滅絕危機 IUCN籲共同努力保育逆轉劣勢
史密斯補充表示:「辛巴威的會議已經向盜獵者和犯罪集團發出了『大象只是商品,象牙貿易可能會恢復』的危險訊號,進而加劇了對物種的威脅。」
保育組織的共同聲明指出,商業性的國際象牙貿易在1989年被禁止,但CITES在1999年和2008年兩次授權了象牙的「一次性」販售,禁令因此受到破壞,導致非洲各地殺害和盜獵大象的狀況急劇升級,以供應復甦的象牙黑市,並侵蝕了合法市場,這樣的現象在中國尤其嚴重。2012年時,EIA在中國的臥底調查發現,「合法」市場上有高達90%的象牙來自非法來源,這導致中國在2017年關閉了合法市場。
聲明表示,讓象牙貿易合法化,包括授權另一次「一次性」販售可能會產生類似的災難性後果,在嘗試限制象牙貿易的過程中,CITES也承認,合法的國內市場可能會增加大象族群和當地社區面臨的風險,因為它為洗白非法象牙創造了機會。
為應對2008年授權販售象牙後盜獵和販運活動的復甦,絕大多數的非洲象分布國在2015時發表《柯多努宣言》(Cotonou Declaration),呼籲關閉全球所有國內象牙市場;2016年時,CITES締約國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呼籲締約國關閉國內象牙市場;非法象牙消費大國中國也在2017年12月關閉了國內象牙市場;由於注意到了合法和非法貿易之間的界限模糊,近年來美國、新加坡、歐盟、英國和許多非洲國家也紛紛關閉國內象牙市場。
為了宣示反盜獵的決心,肯亞甚至放棄了該國寶貴的象牙庫存,在2016年時焚毀了100多噸、約來自8,000隻大象的象牙,以向走私者傳達必須停止動物身體部位貿易的訊息。事實上,堅決打擊非法象牙貿易的肯亞早在1989年就開始焚燒象牙,此後許多國家也紛紛效仿,或採取其他方式銷毀緝獲而來的非法象牙。
.30年保育有成 肯亞大象增一倍以上
.延伸閱讀:從「沒有買賣 就沒有殺害」到「全面禁賣象牙」
儘管全球對合法象牙貿易的興趣越來越低,仍有少數非洲南部的國家積極爭取,甚至揚言退出CITES,2019年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象族群的波札那、納米比亞和辛巴威就曾要求販售取自自然死亡、沒入和撲殺的象牙,但這項提議遭到了CITES大會的否決。保育組織指出,目前希望能在國際上販售或購買象牙的國家,都必須退出CITES才能這樣做,而此舉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