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珊瑚“診所”看診 科學家發現海豚會自行治療皮膚病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如果人皮膚起了疹子,可以去看醫生或者買藥膏來塗抹,但當動物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可沒有診所或藥局能讓牠們去拿藥──對絕大部分的動物來說是這樣沒錯,但對海豚來說不是!有科學家發現,印太洋瓶鼻海豚(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會在特定珊瑚前排隊,和珊瑚摩擦,而分析結果證實這些珊瑚有藥用特性,研究人員判斷,這些海豚正在使用珊瑚自行治療皮膚問題!

一隻海豚媽媽正在教牠的孩子摩擦藥用珊瑚。   取自phys.org

這篇名為「印太洋瓶鼻海豚用珊瑚礁中的無脊椎動物自行治療的證據」(Evidence that 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s self-medicate with invertebrates in coral reefs)的論文5月19日發表於《iScience》期刊,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ürich)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齊爾納(Angela Ziltener)和她的團隊證明了海豚選擇摩擦的珊瑚具有藥用特性。

事實上,早在2009年,齊爾納就在埃及海岸附近的紅海北部看過海豚摩擦珊瑚,而在觀察到海豚會選擇幾種特定珊瑚來摩擦後,研究團隊想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意義,齊爾納:「很明顯,海豚明確知道牠們想要用哪種珊瑚,我想這一定是有原因的。」根據研究人員的形容,海豚摩擦珊瑚的方式非常深入,牠們不只是穿過珊瑚,還會上下移動,讓珊瑚摩擦過牠們的腹部、側腹和背部。

大多數海豚研究都是在水面進行,但齊爾納是一名潛水員,她能夠近距離研究海豚,她花了一點時間取得海豚群的信任,齊爾納解釋,她之所以能做到這點,有部分原因是這些海豚習慣了潛水員,不會被潛水氣瓶放出的大泡泡嚇走,有些海豚比較害羞就沒辦法這樣做,像是紅海南部的長吻飛旋海豚。

在海豚群允許齊爾納定期拜訪牠們後,她和同事得以識別海豚摩擦的珊瑚,並進行採樣,研究團隊發現,透過反覆摩擦珊瑚,印太洋瓶鼻海豚攪動了構成珊瑚群落的小小珊瑚蟲(polyp),讓這些無脊椎動物釋放出黏液。在收集珊瑚樣本後,德國基森大學(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的分析化學家、研究的主要作者莫洛克(Gertrud Morlock)和她的團隊進行了分析,發現樣本中含有17種具有抗菌、抗氧化、激素和毒性活性的活性代謝產物(active metabolite)。

印太洋瓶鼻海豚摩擦的特定珊瑚及海綿。   取自EcoWatch

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bioactive compound)的發現讓研究小組相信,珊瑚和海綿等海洋無脊椎動物的黏液可以調節海豚皮膚的微生物組(microbiome)和治療感染。莫洛克:「反覆摩擦讓活性代謝產物和海豚的皮膚接觸,這些代謝產物可以幫助牠們穩定皮膚狀態,並有助於預防或輔助治療微生物感染。」

一隻背鰭被真菌感染的海豚。   取自phys.org

除了摩擦皮膚,科學家發現,海豚還會在這些含有藥用珊瑚的珊瑚礁休息和玩樂,就像是海豚的SPA一樣,齊爾納說:「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些珊瑚礁是海豚的臥室,也是遊樂場。」她表示,在小睡間,海豚常會醒來摩擦珊瑚,幾乎就像是牠們在睡前或起床後洗澡一樣。

自2009年開始在埃及研究海豚以來,齊爾納觀察到當地旅遊業一些令人憂心的趨勢,對海豚造成了打擾,出於對海豚及其棲地的關注,齊爾納成立了非營利組織「海豚守望聯盟」(Dolphin Watch Alliance),教育遊客、導遊和民眾如何用不傷害海豚的方式進行水下觀光,並遊說將珊瑚礁設為保護區。齊爾納和她的團隊希望珊瑚礁對海豚來說能是一個安全之地,他們也可以繼續研究海豚的珊瑚摩擦,確定特定珊瑚和海綿是否被用於特定的身體部位。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