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是一個由184個國家組成、管制瀕危動植物貿易的國際公約,每兩到三年會舉辦締約國峰會,討論來自各國的提案,並視情況擴大或鬆綁貿易管制。今年的CITES峰會從11月11日開始,並在25日順利落幕,此次CITES峰會端出不錯的成果,95種鯊魚被列入貿易保護清單中,未來將嚴格限制魚翅交易。此外,還有數十種海龜、蜥蜴和青蛙被列入貿易保護清單中,各國代表還拒絕了重新開放象牙貿易的提案。
為期2周的CITES峰會順利落幕,此次會議最亮眼的成果是讓95種鯊魚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二(Appendix II)名單中,其中包含54種真鯊科(Requiem sharks)鯊魚、4種雙髻鯊(Hammerhead shark)和37種犁頭鰩*(Guitarfish)。
*註:犁頭鰩是一種介於鯊魚和魟之間的軟骨魚類,但歐美國家普遍還是將其分類為鯊魚(shark)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鯊魚保護主任Luke Warwick指出:「大家都會記得這一天,因為我們力挽狂瀾,阻止鯊魚和魟魚滅絕。」此外,Luke也指出,該提案主要針對亞洲國家,因為亞洲國家對魚翅的狂熱需求影響鯊魚物種存續。Luke說:「日本在會議中爭取將鋸峰齒鯊(blue shark,俗稱藍鯊)從名單中刪除,幸好沒有通過。這項歷史性決定能讓市場上9成的鯊魚得到保護!」
對此,日本表示強烈不滿,日本政府目前可能會暫停實施保護措施,避開受到CITES之約束。日本漁業局官員接受《朝日新聞》採訪時表示:「有大量科學數據顯示藍鯊沒有瀕臨滅絕,該物種擁有健康的族群,我們質疑附錄二名單的合理性。」巴拿馬代表兼會議主席Shirley Binder解釋:「主要的原因是,藍鯊難以與其他瀕臨滅絕的鯊魚物種區隔開。」日本每年捕捉20,000至30,000噸的鯊魚,數量相當可觀,對漁業的衝擊可能不容小覷。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指出,魚翅貿易市場金額龐大,市場規模約有5億美元,每公斤的魚翅售價可達1000美元。龐大的經濟規模換來的卻是每年超過1億隻鯊魚被殺死。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HSI)野生動物主任Rebecca Regnery表示:「將鯊魚放入附錄二名單中,只有在不損害物種在野外生存的情況下才能允許貿易。我們認為這樣的保護措施,能適時地讓野生鯊魚族群恢復。」
CITES峰會還為數十種烏龜、蜥蜴和青蛙、鳥類制定保護措施,這些物種因為近幾年異域寵物(exotic pet,簡稱異寵)貿易盛行,成為盜獵者的目標。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副執行長Susan Lieberman表示:「我們很開心能從CITES峰會帶來好消息,該條約是國際瀕危物種保護的支柱。只有限制這些非法貿易,我們才能緩解物種數量不斷減少的頹勢。」
延伸閱讀:大象太多沒錢保育 辛巴威呼籲國際支持象牙貿易 欲出售6億美元象牙庫存
不過也有一些提案並未通過,像是部分非洲國家和保育團體希望禁止河馬貿易,卻遭到歐盟與學術團體反對,因為他們認為某些國家的河馬族群健康,貿易並不是導致牠們減少的因素。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國際法律主任Tanya Sanerib痛批:「不只有河馬,全球珍視的哺乳動物,包含犀牛、大象和豹在這次會議中並未獲得更多保護。一群奇妙的怪人卻贏得勝利。在一個令人痛心的滅絕危機中,我們需要達成全球共識,為所有物種而戰,即便有一些爭議。」
除此之外,擁有世界上近50%大象的波札那和辛巴威也提案,希望重新開放象牙貿易,藉此獲得銷售收入來對付盜獵者。多數國家並不支持此提案,很快就將其否決。
延伸閱讀:
集團走私瀕危長尾獼猴 柬埔寨2高官也涉案
解讀:為何CITES公約對於海洋物種意義重大
CITES峰會序幕拉起 多國提案保護烏龜 遏止寵物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