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2小時有1人死於獸爪! 坦尚尼亞人口增長快速 人獸衝突劇烈

記者 吳昱賢/報導

坦尚尼亞人獸衝突不斷,每52小時就有1人死於衝突。圖片來源/COURTESY

坦尚尼亞(Tanzania)擁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大象族群、最大的獅子族群,不過隨著人口成長、村莊擴張,人獸衝突不斷發生。近期一篇坦尚尼亞官方報告更顯示,每52小時就有1人死於人獸衝突,同時有6.4公頃的經濟作物遭毀。為了解決坦尚尼亞的困境,各國專家學者已經深入村莊,試圖替村民尋找新的經濟模式。

挪威科技大學生物學教授Eivin Røskaft在東非蹲點四年,試圖研究人口增長、氣候變遷對動物的影響。他表示:「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很大,我們總以為國家公園能保護動物,但當地村民並不這麼想。」他指出,多數民眾的想法是「當人類遭受苦難時,為什麼要保護動物?」貧窮與飢餓仍是眾多非洲國家面臨的困境,他無奈地說:「國家公園在人們挨餓的時候毫無用處。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坦尚尼亞等國當局必須做點什麼。」

Røskaft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根據坦尚尼亞最新的《控制人類與野生動物間衝突之國家戰略》報告,每52小時就有1人被野生動物殺死,同時有6.4公頃的經濟作物遭毀,2012年至2019年期間人獸衝突總共導致1069人死亡、41,404公頃的農作物遭毀,還有792隻野生動物被殺害,政府總共賠償人民46億先令(約10.6億美金)。報告中也強調,只有當公民擁有「正規、可靠」的經濟機會時,人獸衝突才有可能緩解。
與許多非洲國家相似,坦尚尼亞的人獸衝突歸咎於人口成長與聚落擴張,坦尚尼亞最受關注,也最容易出現人獸衝突的物種為大象與獅子。根據官方統計,主要的衝突點是大象破壞莊稼、獅子攻擊牲畜,人類進一步的報復性殺戮導致衝突不斷升級。

Røskaft認為,處理人獸衝突應該先從兒童下手,他解釋:「首先,送孩子去上學,然後開始保育培訓計劃並讓他們參與進來。不要讓動物保育成為社區的敵人,如果要讓動物與人類都生存下去,我們必須減少衝突。」長期援助開發中國家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土地規劃和生物多樣性專家Joseph Olila則認為應該同步改善當地社區的經濟收入,他表示:「我們正在加強宣導並輔導居民求生技巧,包含教授烹飪技巧、提供藥物、輔導農業技術,同時加強兒童教育。」

Olila參與的專案名為「讓我們保護自然資源」(Let’s Conserve Natural Resources project),由美國國際開發署、坦尚尼亞政府與當地團體合作,目前專案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涵蓋9條野生動物遷徙路線。該專案的專案經理、沙蘭港大學(University of Dar es Salaam)動物學教授Elikana Ngallaba也表示:「我們幫助村民在緩衝區蓋房子,他們就能夠在不破壞自然資源的情況下賺錢。」

自然資源和旅遊部副部長Mary Masanja過去曾表示,政府可以做的是增加巡邏、提高社區的敏感度,禁止民眾在動物廊道和保護區內、周圍從事任何活動。坦尚尼亞自然資源和旅遊部目前正在執行「國家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管理策略」計畫,力求降低人與動物間的接觸,進而減少死亡和財產損失。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