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延續「捕鯨文化」 日本唯一母船捕鯨公司建造新船 預計2024完工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日本2019年恢復商業捕鯨後,儘管多數民眾對鯨魚肉的興趣不大,但捕鯨業仍在持續嘗試重新勾起公民和遊客的胃口,試圖讓捕鯨業變成一個賺錢的產業,並延續捕鯨文化。繼推出鯨肉販賣機後,近日捕鯨公司「共同船舶」宣布,他們正在建造一艘新的捕鯨「母船」,可以航行60天、航程遠至南極海域,此舉引發了人們對南冰洋可能恢復商業捕鯨的擔憂。

捕鯨公司「共同船舶」新捕鯨母船的概念圖。   取自The Japan News

日本的捕鯨業者有兩種捕鯨方式,第一種是「沿海捕鯨」,由小船出海一日捕捉小鬚鯨,但這種方法的捕撈量近幾年都沒有達到配額數字;另一種「母船法」則是由一艘母船載著多艘更小、更靈活的子船到漁場,子船捕捉到鯨魚後,再交由母船處理,航程較遠、可以處理較大的布氏鯨和塞鯨,且捕撈量達到了政府允許的全部配額。

挪威於1920年代首次進行母船捕鯨,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但隨著國際輿論對鯨魚資源枯竭的擔憂日漸增加,這種捕鯨方式逐漸衰落。日本自1987年以來,一直以調查南極海域和其他地區的鯨魚族群規模和其他資訊為由,進行「科研捕鯨」,並維持母船法;直到2019年,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恢復商業捕鯨,該國成為唯一繼續沿用母船法捕鯨的國家。

日ˋ在南冰洋,一艘日本捕鯨船和兩隻死去的南極小鬚鯨。   取自The Guardian

而共同船舶,則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使用母船法的捕鯨公司,其現有的捕鯨母船「日新丸號」約在35年前建造,長130公尺、寬20公尺,重8145噸。隨著日新丸號老化,共同船舶本(2)月宣布開始建造長113公尺、寬21公尺,總重9100噸的新捕鯨母船,這艘預計2024年3月完工的新母船可航行60天,航程13,000公里;日新丸號目前僅在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內捕鯨,但這艘新船能夠航行至南極海域。

新捕鯨母船的造價約60億日元,儘管日本水產廳沒有出資補助,但位於山口縣的下關市政府提供了共同船舶3億日元的補貼;下關市被認為是日本現代捕鯨的發源地,其目標是成為新母船率領船隊的母港。2 月6日,下關市市長前田晉太郎(Shintaro Maeda)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建造一艘捕鯨母船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夙願,我希望食鯨文化能在我們的居民和日本民眾中廣泛傳播。」

共同船舶認為,維持這種以母船為中心的捕鯨方式,將有助於維持日本的捕鯨業,社長所英樹(Hideki Tokoro)表示,建造這艘船的目的在於傳承捕鯨文化,他說:「我們希望為日本的糧食安全做出貢獻,我們設計的這艘船能夠航行到南極海域,希望它能在糧食危機時期派上用場。除非建造新的母船,否則我們無法將捕鯨文化傳給下一代。」

然而,捕鯨業者在日本專屬經濟區以外的公海捕鯨,前景黯淡,日媒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內部強烈認為,日本需要避免美國和澳洲等反捕鯨國家的反對;建造新捕鯨母船的消息公布後,澳洲環境部長普莉貝絲(Tanya Plibsersek)也重申艾班尼斯政府對全球暫停商業捕鯨的承諾,她表示,澳洲政府知道關於這艘新捕鯨船的報導,但日本(中央)政府已保證沒有為這艘船提供財務支持。

※註: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現任澳洲總理。

「我強烈反對捕鯨,澳洲政府致力於維護全球暫停商業捕鯨的禁令,並防止南冰洋捕鯨捲土重來。」普莉貝絲說道。

儘管共同船舶稱新捕鯨母船可以航行至南極海域,但該船事實上將只能在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內捕撈,與現況相比幾乎沒有變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賦予各國在其專屬經濟區內管理和開發生物資源的重大自由裁量權;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暫停商業捕鯨,但有一項條款允許日本繼續在南冰洋合法捕鯨,以進行其聲稱的「科學研究」,而在2019年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時,日本政府宣布將商業捕鯨活動限制在本國海域內。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