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鮪魚日 永續漁業行不行?專家警告:越來越多瀕危鮪魚遭捕撈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國際海鮮永續發展基金會指出,多數商業漁業捕撈的鮪魚都有過度捕撈的現象。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5月2日是世界鮪魚日,鮪魚商品經常出現在大眾的生活中,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年全球捕獲超過7萬公噸的鮪魚,占海洋捕撈漁業的20%產值。然而,這項民眾習以為常的魚種,卻面臨極大的挑戰。國際海鮮永續發展基金會(ISSF)的一份新報告發現,23個商業漁業常見的鮪魚族群中,只有8個物種屬「健康」狀態,其他都有過度捕撈的現象!


聯合國在2016年12月設立世界鮪魚日,希望喚起人們對鮪魚的保育意識。鮪魚在生物分類上是屬於鯖科,金槍魚屬或稱鮪屬(Thunnus),與正鰹(skipjack)同隸屬於鯖科,正鰹與鮪魚經常被視為同一族,國際間也將7種鮪屬、3種鰹屬、3種齒鰆屬(如台灣常見魚種「煙仔虎」)及正鰹列為可製成鮪魚罐頭之原料,國際海鮮永續發展基金會(ISSF)在討論鮪魚永續時,也多把鰹魚列入討論。不過在生物分類上,大約有40種的鮪魚,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與印度洋。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人類每年捕獲超過7萬公噸鮪魚,占全球海洋捕撈漁業的20%產值,也占全球海鮮產品產值的8%。聯合國指出,許多國家的的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就業都仰賴鮪魚,大約有80個國家具有鮪魚漁業,而隨著這些國家漁業不斷增長,鮪魚的族群也面臨挑戰。

近期一份由ISSF發布的報告指出,若根據非營利團體海洋管理委員會(MSC)的標準,23個主要的商業鮪魚族群之中,只有8個物種屬於「無過度捕撈」、「族群健康」之狀態,包含西大西洋鮪魚、北大西洋長鰭鮪、南大西洋長鰭鮪、東大西洋藍鰭鮪、西太平洋鮪魚、東太平洋黃鰭鮪、東太平洋鮪魚和印度洋鮪魚。

ISSF指出,MSC標準要求漁業「以不導致過度捕撈、族群枯竭的方式」捕撈,然而多數業者並未達到標準,各國監管機構在2022年也未落實捕撈限制。根據ISSF的分析,地中海長鰭鮪、印度洋大眼鮪魚、印度洋黃鰭鮪族群和太平洋藍鰭鮪已確定過度捕撈,族群狀況不容樂觀,其他物種雖然並未達到「確認過度捕撈」之標準,但也已經有類似的趨勢。

ISSF自2003每年追蹤並更新鮪魚報告,希望讓各界了解鮪魚族群的現況,並成為永續漁業的一份動力。不過他們也承認:「在某些情況下,漁業的捕撈行為與族群狀況不相關。」他們強調,該報告的目標是「支援全球的鮪魚漁業,讓他們成功轉型為永續漁業」,在守護鮪魚的同時,也確保以漁民生計不受影響。

ISSF呼籲:「短期內難以直接減少捕獲量,但業者至少可以從數量較為充足的鮪魚品種下手。」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