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鰭棄身禁令保護有限 意外刺激鯊魚肉需求 鯊魚捕撈量不減反增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近年來,為了避免鯊魚被過度捕撈,越來越多國家推出「割鰭棄身禁令」,要求鯊魚鰭必須連著魚身才能上岸,努力遏止漁民為了高單價的魚翅大規模捕鯊,然而,一項新研究指出,儘管保護措施增加,鯊魚被捕撈的數量仍急劇上升,而在每年被捕撈的8000萬隻鯊魚中,有30%以上是受威脅物種,這表明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鯊魚。

在孟加拉一座漁港,被捕撈上岸的真鯊和雙髻鯊。  取自Live Science

鯊魚存在地球已久,比恐龍還早誕生,但在牠們於這個星球游了4億年後,人類對由鯊魚鰭製成的魚翅需求,讓許多鯊魚物種瀕臨滅絕;為此,許多國家收緊鯊魚捕撈法規,禁止只割下鯊魚鰭、將魚身拋回大海等死的行為,避免過度捕撈。目前已經有70%的國家和司法管轄區實施了對鯊魚的保護法規,不過從結果來看,這些法規未能達到減少捕撈的效果。

在一項近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2012年到2019年(這一年,保護鯊魚的割鰭棄身禁令增加了十倍)的數據,發現每年鯊魚死亡量從2012年的7,600萬隻,上升到後來的8,000萬隻以上。而在這些死亡的鯊魚中,有2500萬隻是受威脅物種,佔比超過 30%。

這些對魚翅貿易的限制,甚至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導致更多鯊魚喪生——儘管魚翅貿易量有略有下降,但要求漁民捕撈整隻鯊魚的政策,無意中刺激了鯊魚肉市場。研究作者席勒(Laurenne Schiller):「反魚翅措施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解方。」

研究人員花了三年時間收集150個國家和公海的漁業法規和鯊魚死亡率數據,研究主要作者沃姆(Boris Worm)表示,他們驚訝地發現鯊魚肉、鯊魚油和鯊魚軟骨的貿易有多廣,以及鯊魚如何在消費者不知情的狀況下出現在許多產品中。

「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有三分之一的(鯊魚)物種面臨滅絕威脅。」沃姆說道。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同期(2012年到2019年)的報告也顯示,鯊魚和魟魚肉的全球貿易額可能高達26億美元,而在此之前,2000年的市場價值估計為1.57億美元、2011年上升至3.798億美元。

整體鯊魚死亡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沿海水域的熱點造成。由於魚翅貿易減少、大型鯊魚的數量區域性下降,漁民現在更頻繁地捕撈體型更小的鯊魚,包括還未成年的青少年鯊魚;在鯊魚死亡率最高的熱點地區,研究人員發現使用刺網(懸掛在水中的網牆)和拖網(沿著海底拖曳的重型網)的數量更多。

席勒表示,雖然鯊魚是高度演化的海洋掠食者,但牠們非常脆弱,她說:「鯊魚在地球上99%以上的時間,都在沒有人類的海洋中度過,因此從很多方面來說,牠們都沒有為我們和漁業的影響做好準備。」而作為關鍵物種(keystone species,又譯基石物種),鯊魚對於海洋健康的維持相當重要,席勒指出:「當我們失去這些物種時,海洋生態系就會失去平衡。」

沃姆表示,從更正向的角度來看,為了保護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許多國家和領地已經設下了鯊魚捕撈禁令和保護區,而研究表明,建立鯊魚保護區和禁捕保護區似乎可以降低鯊魚死亡率。

目前全球沿海鯊魚面臨的風險似乎正在升級,研究人員表示,各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鯊魚,直接針對死亡率,而不只是減少魚翅貿易。席勒說:「我們需要採取更針對問題的方法來降低鯊魚死亡率。」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