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桌之前(下)魚不好喫 人要揹鍋

轉載自自由亞洲電台

近年水生動物福利逐漸浮出水面,中國是水產養殖大國,養殖漁業的動物福利普遍被漠視。

捨棄動物福利,魚和美味可以兼得嗎?科學家給了否定的答案。在歐洲,水生動物福利愈來愈受到公衆關注,近年英國、德國、挪威、捷克、立陶宛等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法規,各種國際水產標章接連納入魚類動物福利標準,因爲善待魚,也是爲品質把關。

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的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正如火如荼修訂魚類福利指標,涵蓋人道養殖、人道操作、人道宰殺、永續性,以及對人和動物負責等面向,今年將公佈新版標準,預計2025年正式生效。亞洲的養殖水產品佔全球7成以上,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水產養殖國,供應了全球約40%的水產養殖品,沒跟上國際水產趨勢,外銷市場難免受挫。

亞洲養殖漁業如鯁在喉

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指出,動物福利是普世價值,動物福利在發展了200年之後,近20年人類開始關注到魚類福祉,事實上,人類食用的脊椎動物高達93%至97%是魚類,國外資料顯示,僅有不到1%的養殖魚類達到最低標準的魚類福利要求,目前全世界大概生產近370種養殖魚類,只有鮭魚受到相對完善的福利照顧,尤其在亞洲國家或地區,水生動物福利的狀況非常糟糕,或者才處於起步的階段。

養殖水質不佳是亞洲主要產地面臨的難題之一,圖爲浙江養殖塘因不明污染導致魚大量暴斃。(路透社)
養殖水質不佳是亞洲主要產地面臨的難題之一,圖爲浙江養殖塘因不明污染導致魚大量暴斃。(路透社)

臺灣連續兩年舉辦水生動物福利研討會,聚焦全球水生動物福利脈動和科學研究。黃之暘表示,當前水生動物福利主要關注收成、儲運、致昏和宰殺等環節,但動物福利不是隻有在這些階段,它必須不斷推進,包括養殖環境、日常操作管理、親種培育或世代繁衍,以及從業人員保護等,這些其實都涵蓋在動物福利的範疇。

總部位在英國的非營利組織「魚類動物福利倡議」(FWI)針對中國、印度、越南、菲律賓等亞洲主要養殖國的水生動物福利落實狀況展開調查,發現普遍存在水域污染、發病率高、用藥過度、養殖密度太高、不當屠宰等情形。臺灣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吳淑美表示,養殖戶爲了提高養殖密度,可能會使用大量抗生素,避免養殖的水產免疫力下降、染病死亡,所以常有用藥過多情形。

犧牲魚換來高產低價

黃之暘認爲,在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的產業發展思維下,往往最先賠上的是動物福利,中國的水產養殖量大,以羅非魚來說主要銷售到歐美,表面上看來價格非常有競爭力,不過,它其中一部分是靠着減損動物福利的關照,來達到價格低廉的優勢。

這份調查還點出中國養殖漁業在運輸過程存在高死亡率,黃之暘指出,每單位的運輸水體可以放入多少尾或多少重量的魚,會隨着物種、季節環境狀況的不同而作調節,如果業者只是想用最少的車次或是最低廉的運輸價格,魚類面臨惡劣水質或過高密度時,最常出現缺氧問題。吳淑美說,當活魚運輸的密度過高,排放至水體的氨含量增加,魚會出現氨緊迫,另外,運輸時的低溫環境也會讓魚感到緊迫,隨着運輸時間愈長,死亡率跟着增加。

「從收成到運輸過程的死亡,這些魚有很明顯的生理刺激,也會連帶影響到後端的品質,所以被加工成魚片或魚排時,其實品質狀況是不好的。」黃之暘提醒,「魚類的動物福利沒被照顧到,消費者也沒有辦法嚐到預期的風味,反而兩方都受到傷害,這其實是非常不划算的一件事。」

動物福利和水產品質息息相關,這也意味魚不好喫,人要揹鍋。(法新社)
動物福利和水產品質息息相關,這也意味魚不好喫,人要揹鍋。(法新社)

養殖魚類的緊迫感不只存在運輸這個環節,吳淑美指出,緊迫來源還包括人爲捕撈,例如用網子撈捕或用手擾動,或者養殖密度太高,讓牠們活動受侷限,另外還有水質污染、氨增加,以及氣溫、鹽度、pH值等各種環境因子改變,這些都可能讓魚出現緊迫反應,應付外界變化。

這一刻,魚類的免疫力會下降,生長也可能受到影響。吳淑美解釋,魚類在緊張的狀況之下,生長會下降,一方面因爲健康狀況不佳,另一方面從攝食機制來看,飢餓激素和各種內分泌彼此會交互影響,因爲牠要保持能量去對付緊迫,而不是用來消化食物,所以這時候牠就更不喫了。

從活魚到牛蛙真鮮嗎

華人愛喫活魚,傳統市場或水產餐廳常可見活魚被放置在侷促的桶缸之中,有時商家還會在缸里加裝打氣幫蒲,啵啵聲響中翻出氣泡,表面沾覆着白色黏膜,活魚就代表新鮮嗎?看在專家眼裏,這些勉強維持「一口氣」的魚其實是狀況百出。

這些白色黏膜其實是魚的「緊迫」產物。吳淑美說,因爲魚在緊張狀況下,身體表面和鰓都會分泌黏液,大多是黏醣蛋白物質,這些黏液一方面可以阻抗外來入侵的細菌,另一方面也會讓魚鰓黏在一起,生理學上稱作「反防禦機制」,分泌太多時反而對魚不利了。

吳淑美帶領研究團隊探討飼養密度對生理數值和水質的影響,水缸的飼養密度大時,水質容易惡化,飼養密度低時卻出現魚互咬情形。她直指活魚迷思,「」活魚在水缸等待被宰殺的那段時間,環境是不良的,而且不論魚多或魚少都各有問題,真的沒有必要喫活魚,如果魚是恰當宰殺,同時保存在低溫狀況之下,味道一樣鮮美。」

走一圈華人傳統市場,各種水生物種被不當處置、任憑其死亡。黃之暘發現,田雞或牛蛙關在籠子或裝在網袋,造成牠們吻端摩擦受傷,或者活魚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窒息。他走訪廣州市場時更不乏各形各色野生動物,兩生類、爬行動物都在攤檔之列,「爲了迎合消費市場的需求和偏好,基本上都是活體供應,從捕捉、養殖生產、儲運,到後端的銷售,都沒有在很好的狀況之下,其實動物福利是不斷受到減損和侵犯。」

專家指出,活魚缸不等於新鮮,魚往往處於苟延殘喘狀態。(路透社)
專家指出,活魚缸不等於新鮮,魚往往處於苟延殘喘狀態。(路透社)

「我有一次去廣東開會,店家直接宰殺活魚、剁下魚頭,直接擺出各種魚頭招攬客人,也沒放在冰上。」吳淑美印象深刻說,「你可以感受到跟歐美國家人民對待動物的態度就是不一樣。」

從科學研究來看,當魚類福祉被吞噬,美味度也大打折扣。吳淑美表示,魚類緊張之際,肌纖維會出現變化,跟風味有關的胺基酸數值會下降。「在緊迫狀況之下,不管是收成、高密度運輸,甚至是不當宰殺,我們最常見到牠的皮質醇含量會迅速上升,如果牠是受到慢性傷害,乳酸和血糖也會有一些變化。」黃之暘解讀實驗數據,「雖然在餐桌上看不到,但是一定會影響到品質和鮮度,當然風味也會受到影響。」

魚會人臉辨識意味什麼

人類挑魚、喫魚,坦白說,多數人不懂魚,拿餐桌上常見的吳郭魚來說,感知能力遠超乎想像。吳淑美說,吳郭魚在繁殖的時候,公魚會去撿石頭、把草清乾淨,然後邀請母魚來產卵,產完卵後,如果其他公魚來打擾或是想偷喫魚卵,那一隻公魚會去驅趕其他的公魚,母魚還會趕快把魚卵放進嘴裏,這是石鯛科魚類的特性,你可以看到牠們的情感世界是很多樣的。

高人氣的小丑魚還有獨特的倫理關係,吳淑美以「母系社會」形容小丑魚群體組成,「最大的那一隻魚會負責生產、管理,就像女王一樣,當這個女王因爲某種原因被拔除了,比如被人類抓走,這一羣魚裏面又會有一隻特別強壯的魚,牠會自然的性轉變,由公魚變成母魚,新的女王又出現,人類哪能做到這樣?」

魚從知能、社交到情感遠超乎人類想像。(法新社)
魚從知能、社交到情感遠超乎人類想像。(法新社)

說穿了,人類還沒摸透魚。黃之暘指出,大概在2000年之後,魚類的痛覺或對刺激的反應陸續被證實,公衆逐漸意識到魚類是有知能而且有情感的生物,舉例來說,在海洋裏有些魚類會相互爲伴,增加獵食機會,或是避免被捕食;高射炮魚還可以做臉部辨識,在類似照片中,牠可以辨識出哪張照片是經常投餵飼料給牠的人;甚至是花枝(又稱墨魚)去做算術,章魚讓牠走迷宮,這類有趣的實驗也證實這些無脊椎動物有非凡的智能或反應,這也回到動物福利上面,牠們確實是要特別關注的水生生物。

「對魚好,也是對人好。」黃之暘感性說,「如果我們知道落實動物福利可以逐漸改善養殖漁業的各種問題,我想生產端和消費端都會願意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撰稿、製作和主持:麥小田     責編:陳美華     網編:伍檫愙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