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鹿誤食塑膠致死頻傳 AI垃圾桶與殘障清潔隊聯手守護神獸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奈良公園有一個由身障人士組成的「美麗鹿」清潔隊,盡可能地蒐集垃圾,避免鹿吃下垃圾。圖片來源/奈良鹿保護基金會

在日本奈良公園,成群結隊的鹿與風景構成迷人畫面,但在遊客蜂擁而至的背後,垃圾問題卻日益嚴重。鹿誤食塑膠垃圾導致死亡的案例頻傳,引發社會關注。為改善現況,奈良縣政府睽違40年首度重新設置垃圾桶,更引進AI智慧垃圾桶與身障人士組成的「美麗鹿」清潔隊(美鹿パトロール隊),試圖在觀光與動物保護之間尋求平衡。

奈良公園的鹿自8世紀以來被視為「神的使者」,數量約有1300頭,是當地重要觀光資產。然而,隨著國際旅遊復甦,2024年外國遊客達3680萬人次,垃圾問題隨之惡化。根據奈良鹿保護基金會資料,2019年就有9頭鹿因誤食塑膠垃圾死亡,其中一頭鹿的胃裡發現高達4.3公斤的塑膠異物。

鹿特別容易誤食附有食物氣味的塑膠袋或零食包裝。長期累積下來,這些異物會導致鹿營養不良、體力衰弱甚至死亡。2019年起,由民間組織發起的「奈良公園垃圾零計畫」每月定期舉辦清潔活動,但即便有志工努力,一次巡查仍可回收超過8公斤的垃圾。

面對問題加劇,奈良縣政府今年3月正式宣布,重新在奈良公園設置垃圾桶,這是自1985年全面撤除垃圾桶以來首次恢復相關設施。新設置的垃圾桶為AI智慧型,具備壓縮功能、聯網監控、太陽能供電及防止鹿翻找的特殊設計。縣府表示,這些設施可提升管理效率,也兼顧動物安全與遊客便利。奈良縣觀光局長竹田博康表示:「希望透過這項創新措施,兼顧鹿的福祉與遊客便利,讓鹿群與人類和諧共存」。

奈良政府設置特殊的AI垃圾桶。出口經過設計,防止鹿翻找。圖片來源/Jiji.com


「縣政府於1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證試驗,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垃圾來自於遊客邊走邊吃後,隨手丟棄的包裝,而且沒有鹿群主動翻找垃圾桶覓食的案例。於是縣政府決定繼續推動垃圾桶常設化,後續是否增設將視情況而定。

除了硬體設施改善,民間也主動參與保育行動。「美麗鹿」清潔小隊由奈良鹿保護基金會發起,隊員多為身障人士,穿著亮綠色夾克、手持鉗子與簸箕,每日巡邏公園,專責撿拾遊客遺留的塑膠垃圾與食品包裝。該隊伍由約六人組成,長期與基金會合作。隊長川西正人指出,對成員而言,「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是他們的核心動力」。

鹿誤食垃圾的悲劇並非近期才出現,但社群媒體的擴散與動保團體倡議讓議題浮上檯面。民間也提出多元解方,例如節慶期間設置臨時垃圾桶,或引進回收積分制度鼓勵垃圾分類。不過,仍有反對者質疑垃圾桶設置的可行性與長期管理問題。知名繪本作家、當地清潔隊志工中村文人便指出:「過去曾有人將家庭垃圾隨意丟棄在公園垃圾桶旁,形成新的衛生與生態風險。」

奈良鹿保護基金會主任山崎信行坦言:「指望公園內永遠不設垃圾桶可能太過理想,需要更多遊客理解與配合。」他呼籲來訪者遵守規定,不餵食人類食物,也記得「垃圾自己帶回家」。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