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從天敵到人造光線,小海龜在破殼而出、爬向海洋的過程中,原先就面臨重重挑戰;但現在,有些地方的小海龜還要再面對一個新障礙:海藻。近期發表於《海岸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的一篇論文指出,隨著越來越多惡臭棕色海藻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灘上堆積,小海龜爬向大海的速度正在變慢。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米爾頓(Sarah Milton)表示:「幼龜在海灘上停留的時間越長,牠們面臨的風險就越大。當海藻堆得越高……我們估計幼龜抵達海洋的失敗率就會越高,尤其是在牠們需要穿過多層海藻帶才能到達海洋的狀況下。」
馬尾藻是一種在開放海域生長的漂浮海藻。近年來,越來越多馬尾藻被沖上熱帶海灘,為沿海社區帶來了巨大困擾:海藻腐爛後,不僅會產生刺鼻的臭味,還會向空氣中釋放有毒氣體。此外,過多的海藻還會堵塞海水淡化廠和發電廠。
從2011年開始,大西洋上幾乎每年都會長出大量漂浮的馬尾藻,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仍不明。有些人認為,這和人類活動導致的氮循環變化有關,化肥、森林砍伐和廢水中的營養物質被沖入海洋,助長了海藻的生長。

米爾頓表示,在南佛羅里達州的海灘上,夏季馬尾藻堆積的高度可達3英尺(約0.9公尺)以上,並沿著海灘延伸數百英尺。科學家早就知道,海灘上的任何障礙物都會減緩或阻礙小海龜爬向海洋,但他們希望能更深入了解海藻的具體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焦點放在佛羅里達州的三種海龜:革龜、赤蠵龜和綠海蠵龜,他們在該州三個不同的地點進行了實驗,分別為朱諾海灘(Juno Beach)、朱庇特(Jupiter)和博博卡拉頓(Boca Raton)。這些是海龜產卵的常見地點,科學家在此設置了類似障礙賽道的設施,然後默默觀察小海龜的行動。
他們在每個沙灘上都打造了受到控制的爬行道,模擬小海龜到達海洋的自然路徑:在50英尺(約15公尺)長的路線盡頭,研究人員鋪設了兩種高度的鬆散馬尾藻墊,一種輕度覆蓋、有2.8到3.5英寸高(約7到9公分),另一種重度覆蓋、有6.7到7.5英寸高(約17到19公分),也有沒有馬尾藻的對照路線。
除了計時外,當小海龜走到路線盡頭時,研究人員也會將牠們撈起並採集血樣、測量血糖值,作為能量消耗的指標。接著,每隻小海龜都會被倒放在裝滿海水的桶子裡,研究人員會測量牠們轉回正面的速度,來衡量小海龜的體能。
結果不出所料,馬尾藻墊明顯減緩了這三種小海龜的行動速度。小革龜的爬行時間被馬尾藻延長了54%到158%;小赤蠵龜被延長了91%到175%,小綠蠵龜被延長了75%到159%。還有些小海龜甚至沒能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海洋。
小海龜在嘗試爬過馬尾藻堆時,也容易翻來翻去,其中一隻小海龜在爬行過程中翻倒了20多次。這些「翻車意外」導致牠們完成路線的時間延長,讓牠們更容易受到被獵食、過熱和脫水的威脅。
不過研究人員在數據中發現了一個亮點:無論是否爬過馬尾藻堆,這三種小海龜的血糖值和翻回正面的反應時間都相似,這顯示海藻並沒有導致小海龜消耗更多能量,也沒有影響牠們的身體能力。
即便如此,這項研究結果仍表明,馬尾藻堆積可能會延長小海龜危險的海洋初旅,進而降低牠們的生存機率。研究人員表示,未來保育者們應該考慮把馬尾藻管理納入海龜保護工作之中。
米爾頓說:「隨著這些海藻越堆越高、越來越大片,它們可能會完全擋住小海龜的行動路線,耗盡牠們有限的能量,甚至導致牠們擱淺。除了阻礙行動之外,馬尾藻還可能減少海龜的築巢空間,並改變牠們的孵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