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圈養大象!死產率、幼象死亡率皆高 動團籲動物園逐步淘汰圈養做法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大象是具有複雜社會行為的群居動物,一旦進入動物園,基本需求往往很難被滿足,在動物福利觀念的提升下,近年來,大象是否能被圈養的問題開始受到重視。近日,生而自由基金會(Born Free Foundation)發布新報告,指出歐洲有580隻大象生活在動物園中,而圈養影響了動物的身心健康,導致大象壽命縮短、繁殖成功率低,就算繁殖成功,也有40%的幼象會在5歲前死亡。

生而自由基金會指出,圈養幼象的死亡率是野外的四倍。   取自ITV

5月4日,生而自由基金會發布新報告《動物園裡的大象:丟臉的陋習》(Elephants in Zoos: A Legacy of Shame),呼籲禁止圈養大象,並給出逐步停止在動物園養大象的建議,該組織的共同創辦人、執行總裁特拉弗斯(Will Travers):「我們已經胡亂擺弄夠久了,更多的小改善不是答案,大象不屬於動物園。」

報告指出,歐洲的動物園裡圈養著580隻大象,約佔全球總數的一半,報告以其中幾個大象個案研究來概述圈養大象的「歷史和持續困境」,揭示圈養對牠們身心健康的影響,根據生而自由基金會的說法,動物園裡有40%的幼象在5歲前死亡,這個數字是野外的四倍。報告另強調圈養大象有繁殖成功率低、壽命縮短等狀況──圈養大象死產率是野外的兩倍;圈養出生的大象的平均壽命也只有20多歲,在野外則為50年。

致命病毒危害亞洲象幼仔 成動物園惡夢 疫苗終進入試驗階段

生而自由基金會指出,大象是「高智慧、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在野外,牠們漫遊的範圍廣闊,並有複雜的多代家庭和社會生活,相較之下,動物園不可能模仿野生棲地或複製讓牠們蓬勃發展的環境。謝德里克野生動物信託基金會(Sheldrick Wildlife Trust)執行長謝德里克(Angela Sheldrick)也表示:「世界上沒有一間動物園可以為大象提供繁衍所需的複雜社會結構和廣闊空間。」

不過,該報告並非要求動物應該立刻放棄圈養大象,而是停止捕捉野生大象進入圈養環境,並停止嘗試繁殖圈養大象,逐步結束大象圈養,報告也制定了一項改善現有圈養大象生活的行動計畫,包括如果有可能,應將大象轉移到「野生或近野生環境」。報告稱,雖然大象與人類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但對動物的「社會和文化複雜性」及「圈養過程中大量的身心痛苦」的理解卻是近年才有。

特拉弗斯說:「這需要時間,我們都知道。對於還在動物園裡的大象,我們需要在庇護環境中建造大型、寬敞的圍欄;我們需要停止嘗試繁殖牠們;我們不應該再從野外帶來大象。這能讓在動物園裡養大象的做法在幾十年內結束。」

但經營有兩間動物園的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ZSL)對這份報告進行了反擊,該組織稱,遊客參觀圈養大象的動物園提供的資金,能夠用於保育工作,有助於確保野生大象的未來,舉例來說,該組織持續在建造野象的紅外線熱成像資料庫,幫助人象安全共存。

其中一間動物園惠普斯奈德動物園(Whipsnade Zoo)的園長菲茲派翠克(Malcolm Fitzpatrick):「大象是非常聰明、有魅力和雄偉的生物,牠們令人著迷,在ZSL,我們的遊客明顯愛這些動物,每次來看牠們,都是對保育的支持。參觀惠普斯奈德能直接支持我們的全球保育工作。」

倫敦動物學會的惠普斯奈德動物園擁有英國最大的大象圍欄,佔地12.5公頃。   取自ITV

切斯特動物園(Chester Zoo)執行長克里斯頓(Jamie Christon)則表示,生而自由基金會引用了過時的數據和資訊,並提到了現代英國動物園根本不會發生的做法,和他們這樣以保育為重點的動物園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他說:「報告強調了一些提高大象福利標準的事,實際上我們已經實施很多年了,真要說的話,生而自由基金會設立的標準非常低,我們追求世界一流的動物照護標準,長期以來一直在超越報告裡的做法。」

切斯特動物園是英國最大的動物園之一,佔地51公頃;惠普斯奈德動物園則擁有英國最大的大象圍欄,佔地12.5公頃。

不過,也有幾間英國動物園決定不再圈養大象,位於德文郡(Devon)的佩恩頓動物園(Paignton Zoo)日前就證實不會再引進大象飼養,因為它無法為這種高智慧動物提供「必要的環境」;位於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動物園(Belfast Zoo)也決定逐步停止飼養大象,園區的兩隻亞洲象會一起被轉移到另一間動物園;在肯特郡(Kent)經營著兩間動物園、擁有英國最大圈養非洲象群的亞斯皮諾基金會(The Aspinall Foundation)則表示,他們已經決定將所有14隻大象送到肯亞的一個庇護所。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