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圈養動物危害多 獅子難咬合 鳥翅變短 澳洲研究揭隱憂

記者 吳昱賢/報導

一篇澳洲研究發現,人工圈養環境中的動物會出現重大的身體與行為變化,像是獅子的咬合力會變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當動物面臨瀕臨滅絕時,「圈養繁殖計畫」(Captive-breeding programs)是常見的復育手段,這類計畫捕捉野外個體並透過圈養環境延長動物生命及繁育後代。不過近期一篇發表在《生物評論》(Biological Reviews)期刊的研究指出,人工飼養的動物會出現重大的身體與行為變化,導致動物回歸野外後有更高的死亡率!

這篇研究由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主導,匯集了現有的國際與澳洲研究,發現人工飼養的動物普遍出現巨大的身體與行為變化,像是人工飼養的獅子和其他食肉動物,因為圈養環境大多餵食碎肉,咬合能力較差,頭骨形狀也不同;人工飼養的帝王斑蝶(Danaus plexippus)在遷徙時容易迷路、抓地力較弱,翅膀形狀也與野外個體不同。



研究作者、保育生物學教授Dejan Stojanovic表示:「過去這些研究都將圈養個體的身體變化視為單一事件。不過我們發現,這是幾十年來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小至蝴蝶,大到大象,幾乎所有圈養的動物都有類似情形。」他以澳洲特有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的橙腹鸚鵡(Neophema chrysogaster)為例,他說:「牠們的翅膀變得更短,也比較不尖,這樣的形狀變化使得牠們難以遷徙。」現在橙腹鸚鵡的野外數量僅剩150隻,圈養數量約有100隻,目前主要的保育政策高度仰賴圈養繁殖計畫,Dejan正在調查每年遷徙季節塔斯馬尼亞州大批橙腹鸚鵡的死亡,是否與翅膀形狀有關。

Dejan指出,圈養復育政策應該採取「適應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的模式,他解釋:「我們應該在實踐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每一次野放都應該被視為一個小型實驗,並根據結果修正圈養與野放的模式。」

未參與研究的塔龍加保護協會(Taronga Conservation Society)行為生物學家Ben Pitcher坦言,這項議題確實已經在動物復育領域發酵,他無奈地說:「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進行早期干預,讓一個物種永遠不會衰減到需要被圈養、再引入(rewild)的程度。」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贊同這份研究,維多利亞動物園(Zoos Victoria)的生物繁殖學家Marissa Parrott博士就認為,圈養繁殖計畫是一個重要的保育工具,她認為圈養繁殖有其必要性,她解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建議,全球有2,000多個物種需要圈養繁殖計畫,才能避免滅絕。」Parrott指出,澳洲也曾有成功的復育案例,像是他們曾分析加氏袋狸(Eastern barred bandicoot)的基因,並訓練圈養個體躲避捕食者。

Parrott指出,加氏袋狸原本被IUCN列為「野外滅絕」,去年已經重新歸類為「瀕危」物種,是澳洲少有的復育勝利,她表示:「為了復育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我們努力超過33年。」Parrott也指出,科學的進步已經可以模擬野外環境,讓圈養個體接受充分的捕食、躲避訓練,她說:「我們過去發現,野生和圈養的袋獾(purinina)擁有的牙齒磨損狀況幾乎一樣,只是速度稍有不同。」

塔斯馬尼亞州鳥類協會(BirdLife Tasmania)召集人Eric Woehler也認為,近50年澳洲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動物滅絕危機,他坦言:「我們確實需要想出新方法來保護剩下的動物。然而,圈養繁殖計畫是我們目前必須進行的手段。」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