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水貂養殖歸零後重啟困難 千名養殖戶僅有13人有意繼續

記者 李娉婷/報導

由於擔心水貂身上的COVID-19變異病毒株威脅人類健康,2020年11月,全球最大貂皮出口國丹麥宣布撲殺所有養殖水貂,數量約為1500至1700萬隻,產業可說是一夕之間歸零,隨後丹麥政府宣布暫時禁止養殖和繁殖用於皮草生產的水貂,禁令持續至2023年,不過,近日丹麥官方表示,就算禁令解除,目前也只有非常少數的農民表示有興趣恢復生產。

在丹麥暫時禁止養殖水貂後,淨空的一間養殖場。   取自The Guardian

在疫情爆發前,丹麥為歐洲最大的貂皮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貂皮出口國,水貂在養量為1500至1700萬隻,但2020年11月初,一項研究指出,在丹麥染疫水貂身上發現的一種變異病毒會削弱人體形成抗體的能力,由於這種變異病毒已有水貂傳人案例,若擴散恐將影響未來疫苗的有效性,讓丹麥政府高度戒備,甚至宣布撲殺全國養殖水貂,產業可說是一夕之間歸零。

儘管這項有爭議的撲殺令隨即被爆出無法源依據,丹麥政府才緊急研擬法案,但在防疫優先的情況下,該國的皮草養殖業者仍全力配合撲殺政策,除了撲殺外,丹麥政府也暫時禁止了所有用於皮草生產的水貂繁殖,禁令期限一開始定為2022年,隨後延長至2023年。

水貂撲殺令無法源依據 丹麥政府急擬法案 提議2022年前禁水貂繁殖

2020年末,由於撲殺量龐大,丹麥的焚化設備無法負荷,許多水貂在死亡後被掩埋處理。   取自BBC

而丹麥官方現在表示,如果禁令在2023年解除,該國只有少數農民會選擇恢復生產。丹麥獸醫和食品管理局(FVST)告訴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只有13名養殖業者申請了2023年繼續飼養水貂的補償方案,其他1,246名養殖業者則是申請了結束水貂養殖的補償方案。

此外,自撲殺政策實施以來,FVST發現了三起非法養殖水貂的案件,兩起發生在 2021年12月,另一起在2022年2月,FVST補充表示,在禁令實施後,他們已向產業支付了21億英鎊的賠償。丹麥國立血清研究所(State Serum Institute, SSI)則證實,引發當初撲殺行動的變異病毒Cluster 5如今已經絕跡,該變異株自2020年9月後就沒有再被發現過。

丹麥政府預計將在本(5)月決定水貂養殖是否可以在明年安全重啟。國際皮草協會(International Fur Federation, IFF)執行長歐頓(Mark Oaten)對全球水貂養殖業抱持著樂觀態度,他指出所有北美水貂現在都接種了COVID-19疫苗,歐洲的疫苗接種計畫也正在進行中,然而,他對丹麥的水貂養殖業相當悲觀,即使官方允許明年繼續繁殖水貂,他也看到了恢復產業的三個障礙。

歐頓指出,第一個問題是丹麥的飼養設施已經消失,因此很難掌握飼養狀況;第二個困難點是丹麥政府在補償期限過後才做出重啟決定,導致任何重啟都成了一場豪賭;第三個則是世代交替問題,許多農民已經到了退休年齡。

歐頓另表示,現在對皮草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時期,因為最大的兩個市場俄羅斯和中國受到了制裁和封鎖,而丹麥退場造成的水貂皮草短缺約有1000萬張,「我們預計希臘、波蘭和北美將幫助填補短缺,但這需要幾年的時間。」他並不擔心歐洲會再進一步禁止皮草養殖,部分原因是丹麥政府因為撲殺水貂而面臨的負面影響。

動保人士則表示,歐洲目前有拉脫維亞、立陶宛和保加利亞正在考慮禁止皮草養殖的法案,補償是其中的關鍵問題。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