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攻破羊群 英國通報全球首例

禽流感攻破羊群 英國通報全球首例英國日前通報全球第一起綿羊感染H5N1的案例。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3月24日,英國衛生單位證實全球首宗綿羊感染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例,個案發生於約克郡(Yorkshire)一處曾出現禽流感的農場。該隻染疫母綿羊(ewe)因乳腺炎症狀而接受檢測,後確認感染病毒,並已人道撲殺。英國政府強調目前無其他羊隻感染,風險極低,並已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與世界衛生組織(WHO)。

綜合外媒報導,雖然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病毒在人類或羊群之間有擴散跡象,但該案例引發對禽流感跨物種適應能力的新一波關注。科學家指出,這顯示H5N1病毒可能擴大其宿主範圍,對動物與人類健康皆構成潛在挑戰。

不過,目前民眾仍不用過於恐慌。英國首席獸醫官克莉絲汀.米德米斯(Christine Middlemiss)表示:「目前對牲畜的風險仍低,但我敦促所有飼主保持高度清潔,並立即通報任何感染跡象。」在這起全球首起綿羊感染H5N1的病例中,農場內其他羊隻與羔羊經全面檢測後均呈陰性,當局已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管制。

根據《自然》(Nature)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等研究,H5N1已展現對哺乳類組織的適應力,特別是在乳腺組織中顯示出高度病毒濃度,顯示病毒可能透過奶品而非呼吸道進行有限度的傳播。此次英國綿羊案例即為透過乳液中檢出病毒RNA與抗體,為全球首見。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表示,雖然病毒在全球哺乳動物中持續擴散,但目前流行株對人類的傳播能力仍低。UKHSA與國民保健署(NHS)已備妥應變計畫,以應對未來可能的人類感染個案。UKHSA感染科博士陳德.美拉(Dr. Meera Chand)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我們繼續看到哺乳動物可以感染甲型禽流感。然而,目前的證據表明,我們看到在世界各地傳播的禽流感病毒不容易傳播給人類——禽流感對公眾的風險仍然很低。」

Chand 補充說,UKHSA 已經為在人類中檢測病毒做好了準備,並將在需要時與 NHS 和其他合作夥伴一起迅速做出反應。

食品標準局首席科學顧問羅賓·梅 (Robin May) 則補充:「我們的建議仍然是,禽流感對英國消費者構成的食品安全風險非常低,因為 H5N1 病毒通常不會通過食物傳播。」同時,英國食品標準局(FSA)也強調經過巴氏滅菌的奶品與一般肉類食品皆安全,消費者無須過度憂慮。

全英國農民聯盟(NFU)則提醒各農場強化跨物種隔離、防疫清潔與疫情通報機制。「目前僅限個案,商業飼養者皆積極應對。」NFU聲明中指出。雖然目前羊隻產業未受直接衝擊,但若病毒擴大感染,可能引發貿易限制與飼養成本上升。

不過,H5N1在美國乳牛中出現地方流行,至2024年9月已擴及13州、超過190座農場,挑戰過往「牛類非流感宿主」的認知,後來更出現「乳牛傳人」、「乳牛傳貓」的案例。不僅如此,今年3月美國科學家發現乳牛群出現基因突變,使得病毒更致命、更加容易傳播。

斯康星大學麥迪森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和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的傳染病專家川岡義弘(Yoshihiro Kawaoka)指出:「我們從第一例人類H5N1病例發現這種突變,而在乳牛身上這種病毒,代表著疫情正在變化。」田納西州孟菲斯市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病毒學家理查·韋比(Richard Webby)則直言:「毫不誇張地說,這會導致更多人類、動物感染,也許還可能發展出新的病毒變種。」

延伸閱讀:禽流感推動美國「租雞」風潮 專家提醒:未必划算並有染疫風險
FDA示警禽流感:美國貓隻感染率驟升 飼主需留意
美國酪農場禽流感疫情蔓延 加州兩家貓喝生乳後感染死亡
全球首例 人染H5N2禽流感死亡 墨西哥死者未接觸禽鳥 疑病毒株已在人群間
美國禽流感疫情越演越烈“乳牛傳人”已3起病例 –
亞南極地區百隻象鼻海豹死亡 證實為H5N1禽流感惹禍 所幸病毒尚未變異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