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幼猴與母親分離 縫合眼瞼 哈佛大學動物實驗引發爭議

記者 吳昱賢/報導

哈佛大學的一篇研究強迫幼猴與母親分離,並給予母猴絨毛玩偶。圖片來源/哈佛大學


一篇由哈佛大學主導、9月發表在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文章,引發科學界關於動物實驗的倫理辯論。研究團隊強迫幼猴與母親分離,並給予母猴絨毛玩偶,研究作者還曾縫合幼猴眼瞼以進行視覺實驗。目前已經有超過250名科學家連署要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撤回報告。

綜合外媒報導,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Margaret Livingstone於今年9月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寫文章,這篇名為「母愛的觸發」並非是一篇嚴謹的研究,而是回顧Margaret過去所進行的幼猴實驗,研究團隊將幼猴與母親分離,並觀察母猴收到絨毛玩偶後的反應,他們觀察到母猴在絨毛玩偶身上尋找慰藉。

不過,這篇研究引起一場科學界對於動物實驗的辯論。國際靈長類學會副主席、聖安德魯斯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Catherine Hobaiter指出:「我們無法徵求猴子同意,但我們可以停止使用、發表這種明顯會造成極端痛苦的實驗方法。」Catherine解釋:「過去幾十年的研究已經證實了,母子關係對於靈長類動物來說非常重要,這會對幼猴和母親產生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Catherine發起一封連署信,要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撤回研究,最終有250名動物行為研究人員、博士生參與連署。信件共同連署人、香港城市大學動物行為學副教授Alan McElligot表示:「這場爭議已經在科學界發酵,掀起了一場倫理辯論,動物行為學家和靈長類學家特別反對這類實驗。」Alan指出,Margaret似乎借鑑20世紀中期美國心理學家Harry Harlow的恆河猴實驗,卻未提出新的證據,是一個「毫無意義又傷害動物的研究」。

Harry的研究開啟了心理學關於安全感、親密關係、愛的依附理論,但他所進行的恆河猴實驗卻極為不人道。像是「代母實驗」將幼猴與兩個玩偶放在一起,一個以鐵絲造、一個以布造,不論食物在哪裡,幼猴都會傾向找尋布偶;「剝奪母愛」實驗則發現幼猴在沒有母親陪伴下,容易恐懼、具有攻擊性;「絕望之景」則把猴子頭朝下,吊在黑屋子兩年,後來猴子出現嚴重且持久的憂鬱症。

英國林肯大學動物行為學家Holly Root-Gutteridge也有參與連署,他補充表示:「哈佛大學和Margaret似乎忽略了現有的依附理論文獻,這種殘忍的研究沒有必要再現。」動物權組織「善待動物組織」(PETA)還發現,過去Margaret曾縫合幼猴眼瞼,藉此觀察「剝奪視覺」後的依附反應。為此,PETA要求哈佛大學終止Margaret的研究,並要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撤資。


面對外界批評,哈佛大學和Margaret堅守自己的立場。哈佛大學醫學院在聲明中表示:「Margaret的觀察可以幫助科學家瞭解人類的母性,並提供安慰性的干預措施,婦女在遭遇流產、死胎等情況時能及時提供慰藉。」關於曾經縫合幼猴眼瞼,Margaret則解釋:「這份研究是為了幫助視力喪失的兒童。自閉症兒童因較少觀看他人面孔,因而導致社交上的缺陷,我的研究也提供了關鍵的見解。」

Margaret指出,在事件爆發後,她正遭受電話、電子郵件的騷擾,甚至有人威脅她與她家人的生命安全。哈佛大學於10月30日發表聲明,譴責「人身攻擊」,並強調Margaret的研究遵循政府規定,也得到該校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Bertha Madras也替Margaret說話,她說:「這類研究對於人類生存和同理心至關重要。如果我們想要瞭解大腦是如何運作的,我們就必須進行可以引發神經反應(visceral reactions)的實驗——我們必須著眼於更大的利益。」


不過,Alan和Holly認為,這個案例體現了動物研究中一個更廣泛的問題,即有爭議、有問題的研究與論文持續通過機構審查,並在高影響力的期刊上發表。Alan指出,像是2020年有一篇飽受批評的論文,該研究讚揚巴西研究團隊,以捕獸夾捕捉美洲獅進行研究有極高效率。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動物實驗倫理。今年9月,參議院通過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現代化法案》,該法案將終止實驗性藥物在進行人體實驗前,須強制進行動物實驗的要求,因為絕大多數通過動物實驗的藥物,在人體實驗階段都失敗了。該法案認為,組織培養、器官晶片與人工智慧晶片等新技術都在減少動物實驗的需求。

Catherine表示:「倫理道德在不斷發展,尤其是在動物研究這塊領域。我希望目前的辯論能引發更多討論。」她強調:「大學倫理委員會設定了最低標準,並不代表著你不能做得更好──作為科學家,我們應該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