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2019年,台灣推出首部動物福利白皮書,訂定「扎根教育鏈」、「完善規範制度」及「鼓勵創新科學研究」三大目標,並發展出七大策略方向,作為法律之外推動、執行動物福利政策的指引。如今兩年過去,為檢視動物福利白皮書的執行成效,立法委員洪孟楷今(21)日於立法院舉辦公聽會,邀請相關行政機關、學者專家及動保團體出席報告、討論,聆聽各界意見。
動物福利白皮書不是法律,那麼它到底有什麼功能呢?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吳宗憲說明,過去動保團體在向政府互動時像是在打「游擊戰」,議題相當分散,行政機關有時會無力招架,也缺乏跨域整合,而白皮書是一個很重要的盤點機制,點出了這個領域內的重要議題,能讓NGO之間分工變好,政府和NGO之間的協力也有望改善。此外,吳宗憲特別提及,雖然沒有時間限制是白皮書較有彈性的部分,但政府仍需要做前後機制的盤點,制定優先選項逐年推進。
公聽會中,農委會畜牧處、漁業署、防檢局、家衛所、科技部、教育部、經濟部和環保署等政策中涉及動物的機關都派員出席,並提供書面資料說明政策規劃及相關預算,不過和動物也密切相關的農委會林務局以及內政部、交通部卻沒有參與,令動保團體感到可惜,尤其是野生動物保育主管機關林務局,其中,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SPCA)執行長姜怡如指出,許多人會把野保和動保分開來看,但其實兩者應該要一併探討,才不會一再出現機關之間互相踢皮球的狀況。
儘管動物福利白皮書提供了跨域整合的機會,不過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目前各機關仍屬於高分工、低整合的狀況,且從與動物保護相關的預算分配來看,只有動保科和科技部的預算較有問題意識,其他機關的問題意識則不明確,看不出來到底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這是比較可惜的部分。不過他也表示,動物福利白皮書雖然提出了兩年,但仍是一個比較新的做法,一些機關可能不知道要怎麼去跟進處理,在今天的公聽會過後就可以更進一步的去檢視議題。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林明鏘則是嚴厲指責三大目標目前沒有一個有確切落實,扎根教育鏈的部分,儘管動保法已明定要將動保教育納入課綱,但動保教育教材卻遲遲未上線;完善規範制度方面,目前僅有國民黨的修憲版本有將動物保護納入憲法,民進黨版本仍隻字未提,令他非常失望;鼓勵創新科學研究中,則是經濟動物、展演動物及野生動物等問題最多的動物最缺乏關注。
對於動物福利白皮書公布兩年,今天才第一次由立法委員召開檢討會議的做法,林明鏘也表示有問題,因為《動物保護法》第4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每季檢討政策成效,但農委會這兩年來都沒有針對動物福利白皮書開過一次會。對此,農委會畜牧處長張經緯回應表示,農委會目前最少每半年會召開一次動物保護諮議委員會會議,未來可將動物福利白皮書放入議案中進行檢討。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則是提出近來頻繁發生的動物毒殺事件,她指出,不只犬隻,許多野生動物也是毒殺的受害者,政府機關應針對源頭進行農藥管理,不該讓這些毒物能這麼輕易被取得。
動保機關人力不足的問題,則是立法委員跟動保團體都相當關心的議題,儘管被批評多年,但目前改善程度仍相當有限,目前全台灣約174位動保員,每年卻要處理25萬件動保案,不可能有辦法負荷,TSPCA執行長姜怡如表示,公私協力是改善方式之一,但許多縣市似乎不願意做,也是需要檢討的部分。
會議最後,洪孟楷表示會要求行政部門再提供不足的資料,除了此次公聽會書面資料沒有提供預算的機關外,也包括缺席的林務局和內政部營建署;並請教育部提供目前編纂完成的動保教材,以了解執行進度;而跨部會檢討會議的部分,也應確實依照動保法規範每季舉辦。此外,洪孟楷指出,若政府真的重視動保議題,應比照其他議題,指派政委來做動保議題的跨部會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