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動保司應如何面對挑戰?日本動保機關可作為他山之石

5月16日,臺灣立法院通過《農業部組織法案》,農委會正式升格為農業部,預計在年底掛牌,原有「動物保護科」與「寵物管理科」也將合併升格為「動物保護司」(動保司),掌管動物福利、寵物管理等業務。動物友善網也在這個關鍵時刻,整理了美國、日本的動物保護、動物福利主管行政機關,帶大家比對美日兩國與臺灣的差異!


2022年6月起,日本強制所有寵物店為貓狗施打晶片。圖片來源/讀賣新聞


記者 吳昱賢/報導

與臺灣鄰近的日本,動物保護的草根力量非常強大,法律推動多是由民間發起,最早於1973年制定的《動物保護管理法》(動物の保護及び管理に関する法律)便是如此。後來的法案修改也大多是由民間力量帶動,《動物保護管理法》於1999年大幅修正條文,增加寵物業設置限制、虐待及遺棄罰則強化等內容,同時更名為《動物愛護管理法》(動物の愛護及び管理に関する法律)。


《動物愛護管理法》最近一次修法是在2019年,主要提高棄養、虐待之刑責,也強制要求所有業者必須為貓狗施打晶片,新法已經在去(2022)年6月上路。


延伸閱讀:日本新法6月1日起跑 遏止棄養行為 寵物業者須為貓狗施打晶片

不過,日本中央機關的態度並非很積極,寵物管理、虐待動物取締等事項,由環境省自然環境局總務科(總務課)的「動物愛護管理室」負責,就因「動物愛護管理室」隸屬於總務課,遇到跨部會事宜時權責不足,再加上該單位僅有12名公務人員,經常面臨人力不足的窘境。

實際上,環境省自然環境局制定的相關法條提到,該機關之職責包含管理野生動物,以及「所有人類飼養動物之福利、動物傷及人類或財物事件」,大致上可將自然管理局比擬為台灣的動保科、寵管科與林務局。

與「動物愛護管理室」面臨人力缺口、權責不足等問題相比,管理野生動物的單位就擁有較為充足的資源。與野生動物相關的單位有兩個,一個是負責野生動物管理、保護瀕危物種的「野生動物科」(野生生物課),另一個則是涉及生物多樣性政策的自然環境計畫科(自然環境計画課),兩科由於階層較高,人力、預算都比動物愛護管理室充足不少。

有人或許會好奇,那麼經濟動物、展演動物和實驗動物呢?除了野生動物與同伴動物外,日本其他動物的管理單位可說是讓人眼花繚亂,像是如果動物為瀕危物種,而且被認定為自然紀念物(matural monument)就會歸文化廳負責;動物施設(實驗動物)原則上歸文部科學省;動物園則端看動物園登記的名目,如果登記項目為「博物館」,則歸文化廳管轄,不過實務上僅有兩間動物園登記為博物館,實際的監管由「日本動物園水族館協會(JAZA)」負責,授權的法源依據卻又在環境部自然環境局;動物檢疫、傳染病防治則歸農林水產省監督。

上述單位執行的業務有大有小,有的僅為簡單的登記、委外訓練,有的則需要一整個「科」來執行。和上述單位對比,負責寵物管理、虐待動物案件的「動物愛護管理室」依然是層級最低的處室,單位所擁有的人力與工作量更是不成正比。不論在哪個國家,不同物種因為族群狀況、受關注程度,本來就容易出現資源分配不平均的情況,不過日本的《動物愛護管理法》在寵物這塊,卻出現「法規先行,行政配套跟進不及」的困境。


日本愛玩動物協會設有愛玩動物飼養管理士的培訓與考試,並獲得政府認可。圖片來源/日本愛玩動物協會

由於民間力量強勢,許多公立收容所也仰賴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寵物業的管理部分則由各個產業單位舉辦證照培訓、考試、稽查等,像是日本全國寵物協會的「家庭寵物販賣士」(家庭動物販売士)、日本愛玩動物協會的「愛玩動物飼養管理士」,後者可進行買賣、保管、出租、展示、訓練等業務,前者大致相同,但不可從事訓練業。


*註:愛玩動物是民間常用的說法,指因為可愛、供玩賞用途的小動物。

整體而言,日本雖然為了保障動物福利及飼主權益,將《動物愛護管理法》的寵物法規訂定詳盡,但行政調配、人力上仍有不足之處,需要仰賴民間團體的參與和協助。過去臺灣一些縣市的動保處也曾去日本考察,發現多數日本動保團體不仰賴政府補助、自給自足,甚至反過來協助政府機關業務,日本愛玩動物協會顧問椎野雅博就曾表示:「在日本,超出政府能力範圍的事,就由民間團體來代為執行,也不一定會有補助。」



延伸閱讀:動保司成立 台灣進入動保新時代? 美國經驗或能提供參考

參考書目:

  1. わが国における地方動物園の現状:─いくつかの地方動物園に関する考察
  2. 動物愛護管理室
  3. 環境省 自然環境管理局
  4. 文化廳 自然紀念物

繼續閱讀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