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馬都入列  動物輔助治療夯 專家憂無規範忽視動物福利

記者 吳昱賢/綜合報導

卡爾透過與牛隻接觸,緩解自己身體的疼痛。圖片來源/ABC

走進維多利亞州東北部鄉村的馬場時,卡爾(Karl McKeown)馬上覺得自己進入放鬆狀態,因為他即將見到他的治療夥伴——牛。可別小看這些牛,牠們幫助罹患先天腦性麻痺、脊椎側彎的卡爾緩解疼痛,牠們也是澳洲少數的「動物輔助治療牛」。近年來動物輔助治療(Animal assisted therapy)越來越熱門,專家也擔心各式打著「治療」名號的場域,實際上並非醫療專業,也可能忽視動物福利。

卡爾與醫生溝通後,參加了澳洲維多利亞州東北部「歐拉馬場」的動物輔助治療專案,藉由和牛、馬互動,來讓自己的身心靈放鬆。馬場主人凡妮莎(Vanessa Hawkins)表示:「我最初購買牛是為了減少自家牧場的牧草,但沒想到牠們的治療效果非常強大。」卡爾也說:「與動物互動讓我受益匪淺,他們讓我覺得要有耐心,我必須放慢腳步。」

動物輔助治療指的是讓接受過完整訓練的輔助動物,應用在醫療的臨床照顧場域,促進治療者的生理、心裡、認知功能,除了精神疾病外,動物輔助治療也經常使用在自閉症、發展遲緩的療程中。許多研究顯示,與動物互動能有效減輕焦慮與憂鬱,甚至能改善病人的壓力狀態,常見的動物包含貓、兔、狗、馬等,最常見且使用最多的仍是狗。


不只是在澳洲,類似「歐拉馬場」的場域遍佈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希望透過動物的幫助,來讓治療更加順利。對此,墨爾本心理學家梅蘭妮十分擔憂:「歐洲有許多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規定了培訓時數等類似內容,但其實都沒有統一的標準。」梅蘭妮表示,近年來動物治療行業蓬勃發展,看到沒有合格人員參與的動物治療業務,她感到非常緊張,她解釋:「身為心理治療師,我們需要為患者考量不同面向的問題;而如果治療師沒有任何動物知識,卻突然想開始與動物打交道時,這也讓人擔憂治療過程中的動物福利。」

雖然動物輔助治療已有50多年的歷史,但目前多數國家仍未對動物輔助治療做出特別規範,即使訂有相關規定,也只是要求飼養員訓練時數、犬隻需施打疫苗、進行健康檢查等,較少考量到動物福利。多數國家使用的專業用語為動物輔助介入(Animal Assisted Interventions,AAI),即包含動物輔助治療、教育與活動。

舉例來說,義大利的《AAI 國家指導方針》規定,僅有犬隻可以進行動物輔助治療,獸醫需評估犬隻的身體健康、行為和動物福利;奧地利勞動、社會福利和消費者保護倡議部則要求,治療犬需要定期進行健康、脾氣、行為檢查;而在美國,馬里蘭州規定治療犬必須「畢業於認證之組織」,紐約則是少數規定工作時數、考量犬隻福利之地區。

目前還未有全球普遍認可的證照與規範,各國評估、認證的方式與標準都不同,這也使得歐洲最大動物動物輔助治療組織「歐洲動物輔助治療協會」曾向歐洲議會請願,希望歐盟通過統一的「動物輔助治療考試」,讓飼主、心理師和動物都能名正言順獲得資格。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