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報導
在剛果共和國,每一天,魚販都會在岸邊堆積數百隻鯊魚,這個驚人的捕獲量,卻不是來自大型工業漁船,而是當地的個體戶漁民!野生動植物貿易監測組織TRAFFIC的新報告發現,在剛果海域,由於中國拖網漁船過度捕撈導致的魚群匱乏,讓該國的家計型漁民越來越多地將目標轉向鯊魚,每天的捕獲量可達400至1,000隻,TRAFFIC警告,若剛果政府不出面管理,鯊魚族群及漁民生計都將面臨崩潰危機。
TRAFFIC近日發布《剛果共和國的家計型鯊魚貿易》(Artisanal Shark Trade in 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報告,警告該國的鯊魚貿易量可能危害幾內亞灣(Gulf of Guinea)的海洋環境,根據去年進行的調查,家計型漁民(Artisanal fishermen)每天捕撈400至1,000隻鯊魚和鱝魚,而漁民則表示他們別無選擇。剛果海域近年來的工業化捕撈活動增加,大量的大型工業漁船——其中大多是中國的拖網漁船——正在侵蝕該國漁民的生計。
54歲的漁民Alain Pangou說:「自從中國的拖網漁船抵到來後,事情就變得複雜了。生活變得很困難。」在17日與報告一同發表的短片中,Pangou和他的小船船員一邊感嘆過去漁獲豐富的日子,一邊處理魚網中還是青少年的雙髻鯊,這些鯊魚還太年輕,將來可能會沒有任何後代來替補牠們。
位於剛果重要出海口黑角(Pointe-Noire)的松戈洛海灘(Songolo Beach)市場上,貿易商為魚翅討價還價,這些魚翅將被出口到亞洲,而剩下的鯊魚肉,則會賣給當地民眾。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的區域辦事處負責人Emma Stokes說:「捕撈鯊魚的家計型漁民不應該被當作譴責的目標,他們正受到不受監管的工業化漁業的排擠。」
在剛果2017年共1,868,701公斤鯊魚捕撈量中,有95%(1,766,589公斤)來自家計型漁業,並佔家計型漁民總捕獲量的32%。鯊魚肉會在當地市場加工和販售,供應國內消費,在其他漁獲量不足的情況下,鯊魚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營養和收入來源,如果鯊魚族群崩潰,他們的生計和福祉將受到極大威脅。
報告另指出,儘管該國的海岸線只有169公里長,但卻有約110艘工業漁船在剛果海域捕魚,其中許多是非法經營的拖網漁船,小型的家計型漁船則有約700艘,工業漁船的數量,遠遠超過了該國專屬經濟海域估計可容納的30艘。而在該國被捕獲的鯊魚和鱝魚共有42種,其中許多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受威脅物種。
註:IUCN紅色名錄所指的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包括極危(CR)、瀕危(EN)及易危(VU)三個級別。
剛果漁民說,自從2000年中國漁船開始出現,他們的漁獲量下降了,他們聲稱中國漁船毀了他們的漁具,並在專屬經濟海域非法捕魚;在海灣建立的石油平台,也讓家計型漁船的捕魚區減少了三分之二,並污染了沿海水域。而該國的海域的漁業資源則尚待調查,官員表示,他們需要外部資金和專業知識,在影片中,剛果漁業主管Benoit Atsango說:「我們知道該怎麼捕魚,但是魚群資源量還是未知。」
在剛果的官方統計數據中,缺乏了有關非法捕魚和魚類族群的數據,因此不足以監測產量過多、過度捕撈、IUU(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捕魚行為以及過度開發的威脅,這對魚類資源和當地經濟產生了可怕的影響。TRAFFIC表示,剛果政府需要緊急立法和改進管理方式,以防止鯊魚族群崩潰,並保護當地民眾生計。
作為回應,剛果政府已承諾制定國家鯊魚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