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如何助長東南亞野生動物貿易

當地旅遊經營者和導遊經常鼓勵遊客購買非法像牙、虎骨膠等產品。

本文作者為索拉亞·基什瓦里,首發於中外對話,遵照知識共享組織協議轉載

旅遊業是東南亞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背後的推手。 老虎製品需求量極大,甚至出現了用其他大型貓科動物製品來冒充的情況。 圖片來源:David Barley / Alamy
旅遊業是東南亞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背後的推手。老虎製品需求量極大,甚至出現了用其他大型貓科動物製品來冒充的情況。圖片來源:David Barley / Alamy

一系列調查顯示,東南亞導遊和遊客信息中心一直在為遊客購買野生動物製品提供便利,從而助長了此類製品的非法貿易。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出售象牙手鐲、龜甲等野生動物製品的商店主要做的是遊客生意,因此需與旅行社和導遊聯手合謀。

疫情爆發後,甚至早在疫情之前,很多商家就已經把業務搬到了線上,新開張的商家甚至比受疫情影響而關閉的商家還多。

執法機構和線上銷售平台若不嚴加管理,疫情結束後實體銷售或將死灰復燃。

非法貿易的共犯

總部位於越南的環保非政府組織CHANGE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黃紅(音,Hong Hoang)說,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商通常給帶人去消費的導遊和旅行社回扣。

2018年黃紅前往中越邊境的芒街市(Mong Cai)參與野生救援(WildAid)的一項暗訪活動,調查團隊使用隱藏攝像機暗訪向中國和越南買家出售象牙的商店。

Ivory bracelets sold in Laos' Golden Triangle Special Economic Zone
老撾金三角經濟特區出售的象牙手鐲和手鍊。中國禁止象牙貿易,但許多遊客會到東南亞國家購買象牙。圖片來源:EIA

越南於1992年禁止象牙貿易,但禁令頒布前生產的象牙製品仍可合法銷售,一些商家因此用新雕刻的象牙冒充以前的存貨。與此同時,許多非法貿易仍未受到制裁。

黃紅在芒街調查時發現,許多購買者都有導遊陪同。「這種事情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在警察眼皮底下發生,」黃紅說。旅遊業內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一直存在,每個人都知道。」她補充道。

儘管越南加強了警務整頓工作,涉野生動物犯罪的被捕人數不斷增加,但執法仍有空子可鑽。

例如芒街就是一處臭名昭著的走私過境點。2018年的調查結束後,CHANGE和野生救援在該市投放廣告牌和海報,警告人們購買、出售或持有像牙最高可判處15年監禁。

「(但)不僅是在邊境城市芒街,」黃紅說。遊客湧向哪裡,野生動物黑市貿易就發展到哪裡。「下龍灣(Halong Bay)、芽莊,黑市貿易(在越南)無處不在。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開展充分調查,」她說。

象牙依舊吸引遊客

直到最近,有關旅遊業在東南亞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中參與程度的數據還很少。

去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託開展的一項調查就境外象牙消費問題採訪了3000名中國出境游遊客。受訪者回答的問題涉及疫情爆發前(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去往越南、泰國等七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在那些表示曾前往出售象牙的商店的受訪者中,有60%稱是被當地導遊帶去的,37%稱是遊客信息中心推薦去的。其中,共有6.8%的遊客最終購買了象牙製品。所有去過象牙零售商店的受訪者中,超過一半(57%)表示銷售人員會說中文。

象牙也深受泰國越南消費者的喜愛。對於一些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而言,象牙是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徵。象牙受到追捧也部分出於精神信仰的原因。

國際遊客飛行都有行李限額,因此物品越小,越便於遊客攜帶,也就越有可能賣出去。世界自然基金會調查發現,航運公司和郵政服務也給交易提供了便利,有44%的消費者將購買的物品寄回國。

「人們偷偷攜帶小件過境,海關基本上是不管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大湄公河地區野生動物及野生動物犯罪區域負責人尤加南德·坎達薩米(Yoganand Kandasamy)說,「事實上商店也是這麼推銷的:他們向顧客兜售的時候會說『就是件小東西,過境的時候沒人會為難你。』」

他還說:「一個人買不超過100克的物品,聽起來不多。問題是到東南亞、中國香港和日本旅遊的中國大陸游客大約有1億,即使其中只有10%的人購買這些商品,加起來也很多。」

許多不知情的遊客難免成為柬埔寨、泰國和越南旅遊經營者和導遊的目標,這些旅游從業者和經驗老道、能夠分辨潛在買家的黑市商人合作,力求彌補新冠疫情封鎖所帶來的損失。

「人們通常會認為買象牙的都是收藏家,而實際上大多數購買象牙的都是遊客,而背後的推手是旅遊行業,」全球掃描(Globescan)總監萬德·梅傑(Wander Meijer)說。

面向遊客銷售的不僅是像牙。 「海龜殼製成的梳子和扇子等小紀念品都很受歡迎…這些也主要面向遊客,」非政府組織越南自然教育(Education for Nature Vietnam,ENV)執行主管道格拉斯·亨德里(Douglas Hendrie)說。

線上銷售

還有人借助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向來東南亞地區旅遊的遊客出售非法野生動物製品。該地區專做遊客生意的企業越來越多地利用這些平台來宣傳和出售動物製品。

例如在老撾首都萬象,三江市場上就在公開展賣非法野生動物製品,但實際上大部分銷售都是在網上進行。

「你可以掃碼添加他們為微信好友,查看一整套產品,然後通過微信支付在線購買,他們就會安排送貨到你在中國的地址,」環境調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簡稱EIA)老虎及野生動物犯罪活動負責人黛比·班克斯(Debbie Banks)說。調查署記錄發現,市場上出售的有像牙手鐲、虎牙、虎骨酒、盔犀鳥頭冑(俗稱「鶴頂紅」)、熊膽丸和犀牛角飾品。

精通電商的賣家比大多數人更經得起新冠疫情造成的實體銷售下滑。

對亨德里而言,日常打擊野生動物貿易所取得的成績無法與銷售增長相提並論。「面對互聯網銷售浪潮,這點成功不過是滄海一粟,」他說。

虎製品貿易「失控」

越南法律禁止老虎器官和製品的銷售和推廣,但標榜可以治療關節問題和壯陽的虎骨膠——虎骨與其他成分熬製成的濃稠糊狀物——仍然很暢銷。

wildlife trade Animal bone “glue”
類似這樣的動物骨「膠」中通常含有非法交易的野生動物成分,虎骨膠被標榜為可以治療關節問題和壯陽的「神藥」。圖片來源:Soraya Kishtwari

東南亞地區的商家也直接向遊客推銷虎骨膠。環境調查署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一家專營旅遊服務和物流的公司在網站投放廣告,向來泰國旅遊的越南游客推銷虎骨膠的,並明確表示可以安排送貨。

另一位經營者也在廣告中將有機會購買虎骨膠作為參觀曼谷附近「蝴蝶園」(Butterfly Garden)的理由。環境調查署在2019年的一項調查中曾記錄了到泰國一處零售市場參觀的遊客會收到虎骨膠的宣傳彩頁。銷售人員告訴一車車遊客,「不買虎骨膠就不算來過泰國」。這種做法違反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Flora and Fauna ,CITES)對於老虎及其器官的全球商業貿易禁令。

班克斯稱,對老虎製品的喜愛也日益威脅到其他貓科動物。「非洲獅的骨頭、牙齒和爪子被當成老虎製品出售;美洲豹的牙齒和爪子也是。」

「我們知道泰國是在迎合希望購買虎骨傳統藥物的越南旅行團。這就是賣點之一——有機會購買『異域』產品,」亨德里說。

野味餐館

根據非政府組織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的一項調查,深受遊客歡迎的東南亞經濟特區(如老緬泰三國交界處的金三角特區)仍是「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主要熱點地區」。

拯救越南野生動物組織(Save Vietnam’s Wildlife)創始董事阮文泰(Nguyen Van Thai)說,有些餐館一直以迎合想要品嚐異國野味的遊客而聞名。他為保護穿山甲所做的工作贏得了今年的戈德曼環境獎(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 「人們前往偏遠、靠近森林的地方旅遊,會想吃當地特有的東西,通常就有野味,」阮文泰告訴中外對話。

黃紅同意這樣的說法。「遊客方面,野味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她說。「從到(農村)省份出差的政府官員,到吃果子狸、穿山甲和豪豬的遊客,大家不知道自己吃這些受保護的動物是在助長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即使是善意的旅遊指南和網站,也可能因為將動物泡的酒和其他「異國風味的」當地美食列為資深旅行者「必須嘗試」的體驗,而對上述問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許多情況下,他們不會提到這種體驗給當地瀕危野生動物會帶來高昂代價。

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與人畜共患病和野生動物貿易之間的聯繫是否是一次改變消費者行為的契機?阮文泰不這麼認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人們一直在擔心吃野味帶來的健康問題,但這在之前也有過:非典、艾滋、禽流感——都和野生動物消費有關。」

改善的跡象

去年有了一些不錯的進展。 21家中國機構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全球可持續旅遊委員會(Global Sustainable Council)簽署了一項承諾,共同致力於遏制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減少塑料垃圾和糧食浪費等息息相關的問題。

隨後在去年12月,在越南非政府組織人類與自然和解(People and Nature Reconciliation)以及越南的負責任旅遊俱樂部(Responsible Travel Club)的召集下,來自越南旅遊行業的30名代表承諾支持負責任旅遊業,包括保護野生動物。

越南也「在打擊野生動物相關犯罪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亨德里說。 「年輕一代不太願意消費野生動物或使用野生動物製成的傳統藥物。但像牙例外。」低端市場上象牙作為珠寶和雕刻品在所有年齡段上的銷售量都有增長,尤其是網絡銷售量,他說。虎爪和熊爪也很受歡迎。

研究中呈現的中國象牙消費圖景略有不同。今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第四份年度象牙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降至象牙貿易禁令生效以來的最低水平,被定義為「死忠買家」的人口比例在2020年下降到8%——比2017年禁令生效前的一半還低。但那些經常出國旅行的人對象牙的需求並未減弱,在疫情導致邊境關閉前夕,出境游客購買的象牙數量超過了2017年。

有證據表明,一旦旅遊放開,就又會有大量機會購買非法野生動物製品,而這些機會往往是旅遊經營者創造的。

翻譯:YAN


本文作者為索拉亞·基什瓦里,首發於中外對話,遵照知識共享組織協議轉載


索拉亞·基什瓦里

索拉亞·基什瓦里(Soraya Kishtwari)常駐越南,為國際媒體撰寫各類話題相關的報導,此前曾在英國擔任記者。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