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小島發現新種貓頭鷹 數量只有千隻 科學家建議列為極危物種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在非洲島國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的普林西比島(Príncipe Island),根據當地民眾證言,一種貓頭鷹可能早在1920年代就已住在小島的熱帶雨林中,不過牠們很少被發現,其存在一直未能在科學上被證實。直到2016年,一組國際科學家團隊終於確定了這種貓頭鷹的真實性,並在近日發表研究結果,證明其為新物種,將其正式命名為「普林西比角鴞」(Otus bikegila)。

新物種「普林西比角鴞」。   取自Sky News(Pic: Philippe Verbelen)

2016年時,比利時獨立研究員韋貝倫(Philippe Verbelen)拍到的一張照片首次證實了普林西比角鴞的存在,不過,當地民眾的證言表明,這種貓頭鷹可能早在1928年就存在了,只是很少被發現。在西班牙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和葡萄牙波多大學(University of Porto)自然歷史和科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其家園進行了廣泛調查後,現在,普林西比角鴞已經被確定為新物種。

導致普林西比角鴞被發現的主要線索之一,是牠們獨特的叫聲。波多大學演化生物學研究員梅洛(Martim Melo):「普林西比角鴞的叫聲是一種短促的『tuu』音,以大約每秒一個音符的速度快速重複,讓人聯想到昆蟲的叫聲。它常被以二重唱的方式發出,夜幕一降臨就會出現。」

為了確定新物種的分佈和族群規模,研究團隊搜查了整座小島,最後只在南部一座無人居住的森林裡發現這種貓頭鷹,這座森林的面積相對來說不大,只有15平方公里,面積大約是紐約中央公園的四倍,研究人員表示,該森林中有1,000到1,500隻普林西比角鴞。雖然普林西比角鴞的數量相對於棲地大小來說相當多,但由於牠們僅分布於同一個非常小的地區,研究人員還是建議將牠們歸類為極危物種,不過最終的保育級別,還是會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決定。

普林西比角鴞集中生活在小島南部的一個森林中,數量估計為1,000到1,500隻。   取自Sky News(Pic: Martim Melo)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對科學界來說,一種鳥類在一座這麼小的島嶼上長期未被發現很奇怪,但在貓頭鷹界,這樣的狀況並非個案。例如1992年在葛摩群島(Comoro Archipelago)的昂儒昂島(Anjouan Island)重新被發現的昂儒昂角鴞,當時這種貓頭鷹距離最後一次被觀察到已過去了106年;印尼弗洛勒斯島(Flores)的弗洛勒斯角鴞在1994年被重新發現時,距離最後一次目擊也已經過去了98年。

普林西比角鴞是普林西比島已知的第八種特有鳥類,在一座面積只有139平方公里的小島上,這種異常高的鳥類特有現象,凸顯了普林西比島在全球保育方面的重要性。雖然剛發現就被科學家建議歸類為極危物種,不過好消息是,普林西比角鴞出沒的區域,皆在普林西比奧布自然公園(Príncipe Obo Natural Park)的範圍內,這將有助於保護牠們。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