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之死】悲劇凸顯管理漏洞 動物園該如何做好族群管理?

3月27日,六福村逃脫的狒狒在捕捉時遭獵槍射中,引發社會關注。關懷生命協會為求更深入分析,邀請幾位專家學者從動物園管理/法律/教育等面向分析本事件。本文由長期研究動物園的蔡穎昌老師就動物管理之角度切入說明。

作者:蔡穎昌(走近動物園版主/關懷生命協會 動保扎根教育平台諮詢委員)

六福村的東非狒狒展區。讀者提供。

桃園東非狒狒脫逃一案引起關注,於27號中槍傷重不治身亡,狒狒的一生雖然以悲劇收場,卻不代表本次事件就此落幕,決定今後是否還會再發生如此悲劇的關鍵在於接下來的檢討與修正,話雖如此,本次事件涉及的領域龐雜,此次僅針對從動物園管理的面向上,能如何做出改善提供個人看法。

首先必須闡明的一點是,這隻狒狒多半是在圈養場域內出生、長大的個體,因此,相比起媒體與網友追封的所謂自由鬥士,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迷路,同時飽受驚嚇與苦痛」的受害者或許才是更符合實情的樣貌。

雖然六福村已承認狒狒是從他們的園區所脫逃,但最該被檢討的層面並不是脫逃一事,而是事件爆發至今,完全被暴露在大眾視野下的「對園內族群堪稱誇張的低掌握度」。

為了杜絕如此事態再次發生,以下先說明在族群管理、後場規劃以及動物訓練這三個面向上,我們可以嘗試去追求的「理想狀況」為何。

脫逃的狒狒在大街上行走,引發關注。圖片來源/Facebook

族群管理

若要用一句話概括族群管理,「思考為何要飼養這隻動物,並貫徹實踐」,是我現階段能給出的最好答案。只有在明確了目的的前提下,族群管理才真正具有意義,管理者也才能隨時檢視自己是否仍然走在當初設定的道路上。以歐洲動物園域外族群管理計畫(EEP)為例,這些目的包括但不限於保育教育、募資、域外研究與人員訓練、基礎飼養知識建立以及物種類群的多樣性等。

並且,視乎動物園飼養的族群是繁殖群、單身漢群(bachelor group)亦或甫展開圈養族群建置,少年還是老年個體佔多數,不同族群組成加諸於物種本身的習性都會將動物園引導至不同的管理手法。倘若必要,避孕、安樂死甚至棄子救母也都在選項之中,一切皆以追求最大化的動物福祉為初衷,在此不加贅述。

在此之上,現代動物園中,園方應該主動對園內的所有動物個體進行登錄,以哺乳動物而言,在新生動物的初次健檢配合晶片植入是最合適的登錄時機,而兩棲類、昆蟲等大量繁殖的類群則可以單次/單季窩卵數為基本單位處理。並在日後針對個體的親緣關係、飼養情況、醫療歷程進行追加登記。這件事情通常由各動物園的登錄員(registrar)經由ZIMS(Zoolog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動物資料管理軟體)完成,該軟體是一套發展了50年(1973至今)的系統,如今已經在102個國家有超過1300個會員使用,並且已細化出飼養管理、醫療照護、血統書(studbook)、教育資訊以及水生動物專屬資料庫等分支,近期也正陸續將園藝相關數據納入。

在台灣,台北市立動物園就聘有專門的登錄員負責與各區保育員溝通、更新資料庫數據,但包括他們在內,針對園內族群管理/典藏計畫的意識與認知都還有待培養。

後場規劃

雖然大多數人的心思都放在動物以及牠所處的展示場,但由於動物園的開放時間僅占一天的三分之一,閉園後動物所待的後場在近年來愈發得到重視,從上戲前的後台(backstage)轉變為重要程度不下室外空間的「家(Back-of-House)」,甚至被認為是賦予動物更多選擇權與控制權的關鍵。

另一方面,即使是遵循自然放養的野生動物園(Safari Park),後場空間也是必須的。其存在意味著動物園在園內動物的管理上具有更大的彈性,無論場地修整、個體調度等日常作業,還是颱風、疫病等天災,設計得當的後場可以大幅度減少現場人員的消耗,並解放更多的後續操作可能。

尤其當飼養的物種有群居習性時,其族群動盪很多時候其實都需要有人力介入處理,例如在野外會被趕出族群的戰敗者,倘若園方無法及時將其移置後場或其他緩衝空間(buffered area)進行照護,後果恐不堪設想。

倘若疏忽了後場的建置,導致園方在應該介入的情境下放棄介入,或者無法介入,都凸顯了機構作為管理者的不專業,這體現了圈養場域和野外的不同,並帶出了最後一個面向。

動物訓練

不斷地與周遭環境互動,並加以適應,是所有生物必經的歷程,無論在野外或圈養環境中皆然。但所有人都必須承認,普遍情況下,在動物園內所需的生活技能與野外大相逕庭。

對身懷演化自野外環境的生理機制的野生動物而言,住在動物園裡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訓練),若能夠正視其影響力,便有機會掌握實踐動物福祉的重要拼圖,無論是動物、員工甚至遊客,都能因為訓練的成果而獲益。結合良好的場域規劃,將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雖然許多人對動物訓練可能仍然抱持著負面的刻板印象,但現代動物園的動物訓練並不鼓勵過多的刻意親近、主動製造非必要接觸。而是針對醫療、定位以及召回等日常照護流程進行增強,甚至對受訓動物而言,訓練本身就是一種豐富化,它不僅能夠釋放壓力,還提供了挑戰與成就感,並有助於增進個體對事件進程的掌控性認知。

經過合宜的訓練,動物園可以讓不同族群/物種的個體對不同的聲音、顏色甚至振動模式做出反應,這在對群居或者多物種混養的場域進行個體盤點時將帶來可觀的效率提升,這點已經從哺乳動物、鳥類,甚至是爬蟲類以及魚類的案例上獲得多次驗證。

最後,動物訓練是訓練者與動物個體之間的對話,在此過程中,人員也從而獲得了與自己對話的契機,這些內在的省思,也將回過頭來成為照養的助益。

狒狒27日遭射殺身亡。圖為狒狒遺體送往台北動物園檢查。圖片來源/林務局

對現狀的建議

就六福村的狀況而言,長期以來對於園內狒狒族群的漠視,導致他們無法在第一時間給出確切的獸籍資料,也缺乏進行系統化盤點的場域及前置訓練,最後落得勞心勞力,甚至被自己反咬一口的窘境。

在現實如此失控的情況下,我會優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把握機會建立動物園應具備的動物照養專業

包含此次被大篇幅討論的保定、麻醉以及圍捕方式在內,動物園理應是這些領域上當仁不讓的專家,但如果目前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就要想辦法掌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資源都要善用,不是事情落幕了就可以當沒事。

  1. 確立動物脫逃的通報流程,包括對內與對外

除了園內針對動物脫逃的日常演練外,也必須確認一旦動物溢出,該聯繫的權責單位、單位間各自扮演的角色,以便最有效率地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而非一出事就先靠著否認來卸責跟欲蓋彌彰。除此之外,倘若有危險物種脫逃,如何在不造成恐慌的前提下,第一時間確保遊客的安危並進行疏散,也是需要建立的環節。

  1. 即使是「自然放養」,也必須完善後場空間

如同在後場規劃中提到的,自然放養不是放任動物自生自滅的藉口,想要永續的在圈養場域內照護一個動物種群,後場空間是必要,且絕對會有所回報的投資,但必須確保不只是有,還要好。

  1. 嘗試藉由行為觀察,確認園內狒狒大族群內部更細微的族群劃分

狒狒的群體雖然大,但也不至於超過150隻都很安分守己,飼養管理者必須對於族群的動態以及個體的角色具備足夠的掌握度,並確實記錄,以便於意外發生時作為參考、決策依據。

  1. 千萬不要想一勞永逸、急於求成

動物園沒有完工的一天,千萬不要為了息事寧人而倉促做出回應,理想情況下,後續決策得要讓園內同仁都理解其背後意義與脈絡,最好是可以讓他們參與進來、提供自己的觀點,而非只是被動的上行下傚。

  1. 再次思考園區養狒狒的目的為何

並且為了這個目的,六福村現階段能做的事情有哪些、不能做的又有哪些、其背後原因為何,必要時可善用系統思考等工具。

  1. 將以上歷程確實進行紀錄
  2. 積極進行同行交流

也希望所有相關單位都能意識到,SOP是寫給人的,不是動物,不要妄圖靠著SOP來解決與動物相關的所有問題,制定SOP可以是一個處理的手段,但絕對不會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應該被視為最後的終點。

最後,包括這次出事的六福村在內,台灣的動物園還有著不勝枚舉的問題,但幫助行業在日後應對這些挑戰的基礎不會自己長出來,勢必要有人主動去跨出那一步。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需要審視自己在這次事件中的角色為何,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規範,能否真正進步還端看動物園行業的相互監督與自治。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