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一隻雪白的大熊站在逐漸消失的海冰上」已經是大眾熟悉的圖像,不知不覺間,北極熊成為氣候變遷的代言動物,許多宣傳都能看見牠們的身影,不過,近年來開始有科學家和倡議組織呼籲不要再使用北極熊作為氣候危機的象徵,儘管有一些區域的北極熊數量確實急劇減少,但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普遍,而且原因相當複雜。除了許多不正確的資訊流竄外,這樣的操作也被認為會影響與北極一些原住民社區的信任關係,進而破壞保育工作。
關於氣候危機的寓言,很少有比「北極熊的困境」更廣為人知的象徵,這些海洋哺乳動物相當依賴海冰覓食,隨著北極暖化,有科學家警告,大部分地區的北極熊將會滅絕。北極地區約有26,000隻野生北極熊(在俄羅斯和格陵蘭部分地區存在巨大的數據缺口),在已知的19個北極熊亞族群中,有3個亞族群的數量已出現長期下降,包括所有北極熊中居住於最南端的、加拿大哈德遜灣(Hudson Bay)西部的北極熊亞族群,2016年到2021年間,其數量從估計的842隻下降到618隻。
但一些研究人員警告,這種氣候危機的「偶發」象徵無益於倡議,而且到目前為止流傳的資訊並非普遍正確,更會影響與北極一些原住民社區的信任關係,進而破壞保育工作。
自2003年以來一直在斯瓦巴群島(Svalbard)的挪威極地研究所(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帶領北極熊研究的阿爾斯(Jon Aars)教授說:「跟大眾說簡單的故事更容易:海冰正在融化,北極熊的情況變得更糟。但生物學和生態學非常複雜。」
挪威的群島是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地區,過去50年的氣溫平均上升了攝氏4度,大量海冰消失,讓人們對棲息於此的300隻北極熊感到擔憂。然而,儘管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斯瓦巴群島的北極熊數量並沒有減少,這可能是因為少了被獵捕的壓力,挪威在1973年禁止獵捕北極熊——因此,阿爾斯仍不排除未來該地區北極熊數量崩潰的可能性。
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該地區的北極熊正在改變狩獵方式,牠們開始以馴鹿為目標,這項變化2021年時首次被記錄。除了覓食,該地區北極熊建築洞穴的行為同樣發生了變化、游泳的距離也漸增,但阿爾斯表示,春天還是有足夠的海冰能讓北極熊狩獵成功。
「我必須說,我對北極熊在斯瓦巴群島的表現好成這樣感到有點訝異,因為變化太大了。現在有海冰的時間平均比30年前少了3到4個月,這非常多。如果 20到30年前有人告訴我們冰層會變成這樣,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猜北極熊的表現會比實際情況更糟。」阿爾斯說道。
保育組織「北極熊國際協會」(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首席名譽科學家阿姆斯特普(Steven Amstrup)博士表示,野生北極熊複雜的全球視角和海冰類型有很大關聯,海冰有四種生態分區(Ecoregion),分別為季節型、發散型、聚合型和群島型,以哈德遜灣為例,那裡海冰屬於季節型,北極熊斷食的時間更長,這迫使牠們上岸,因為那裡幾乎沒有食物。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北極熊專家德羅徹(Andrew Derocher)教授說:「我們無法談北極熊的全球狀況,因為數據存在差距,你必須採取更多的亞族群視角,有些表現得很好,有些則不。這讓加拿大的因紐特(Inuit)獵人很困惑,他們說看到了很多熊,我說『是呀,因為你住在一個有很多熊的地區,但在其他地方,牠們的情況不太好』。」
隨著去年格陵蘭發現了第20個孤立的亞族群,北極熊的情況變得更加複雜,該亞族群可以利用從冰川脫落、流入大海的淡水浮冰狩獵。
德羅徹表示:「在加拿大這邊,北極熊作為氣候變遷的象徵已經造成了很多問題,我們以前和因紐特獵人關係很好。我認識的很多獵人都認為北極熊能夠良好應對氣候變遷,但這也造成了一些引人關注的緊張局面。」
事實上,現今野生北極熊的總數相較於1973年有提升,有些人因此利用北極熊族群的複雜性,來反對「全球暖化真實存在」的科學共識,德羅徹說:「否認氣候變遷的人試圖攻向北極熊議題,我想他們認為如果自己可以扭轉公眾對海冰消失與北極熊之間關聯性的輿論潮流,那麼整個氣候變遷議題就會以某種方式解開。」
德羅徹表示,世界各地的北極地區生活著19個北極熊亞群,對於牠們如何應對氣候變遷,並沒有一體適用的解釋。德羅徹仍對許多北極熊亞族群的未來感到悲觀,包括斯瓦巴群島的亞族群,不過他說:「北極地區有19個北極熊族群,隨著時間過去,會出現19種不同的情況,我認為我們最好的分析是,所有亞族群都不會在本世紀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