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廠用瀕危動物入藥 環保團體要求金融業撤資 履行保育承諾

非營利組織「環境調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指出,中國至少有72間藥廠公然使用瀕危物種製成中藥。圖片來源/EIA

試圖打擊跨國野生動物犯罪行為的非營利組織「環境調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EIA)10月23日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有72間藥廠使用瀕危動物如雲豹、穿山甲的部位製成中藥,其中北京同仁堂、天津製藥和吉林敖東藥業更為上市公司,全球多間金融機構皆有投資。環境調查局呼籲,這些金融機構應該撤資,不應助長這種違法《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行為。

10月23日,環境調查署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投資滅絕——全球金融部門如何從使用瀕危物種的中國傳統醫藥公司中獲利》(Investing in Extinction – How the global financial sector profits from traditional medicine firms using threatened species.),該報告發現中國至少有72間企業公然販售使用瀕危動物部位製成的中藥,像是豹骨、虎骨、穿山甲鱗片、犀牛角等,總共有88項中藥產品使用瀕危動物。在這之中,有3間公司為上市公司,分別為北京同仁堂、天津製藥和吉林敖東藥業。

報告中指出,全球共有62間金融機構投資這3間公司,遍佈澳洲、加拿大、歐盟、日本、瑞士、英國和美國,其中更不乏家喻戶曉的公司,包括瑞士銀行(UB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匯豐銀行(HSBC Holdings)、花旗集團(Citigroup)、貝萊德(BlackRock)、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和日本三菱集團。環境調查署指出,這些企業大多有簽署聯合國的《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應該將永續、環境照顧、生物多樣性納入投資考量中。


不僅如此,許多金融機構還是「國際公司治理網絡」(ICGN)的成員,這是一個由投資人組成的組織,目的在推動公司治理與投資人盡職的標準,該組織也曾公開表達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的擔憂。此外,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集團、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富國銀行、三菱集團更是皇家基金會野生動物聯合組織(The Royal Foundation’s United for Wildlife)金融工作組的成員,該工作組於2018年成立,成立目的為制止野生動物販運。


EIA指出,所有報告結果都已經交給上述銀行,富國銀行與三菱集團已出售原本投資於中國藥廠的基金和股份;加拿大匯豐銀行和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則回應,他們的投資僅限於被動或追蹤基金;瑞士銀行則表示其持股是代表客戶持有,其餘銀行拒絕回應。

EIA法律、政策專家阿維納什(Avinash Basker)表示:「看到如此多的大型銀行與金融機構,間接地認可這種剝削動物的行為,非常令人失望。他們需要儘快從這些公司中撤資,不該助長這種明顯違反《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行為。」

阿維納什也敦促中國政府立法,禁止使用瀕危動物作為中藥,他說:「我們強烈敦促中國政府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建議,禁止市場將雲豹、穿山甲、老虎或犀牛的身體部位用於商業目的。」事實上,中國甫修訂的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才剛在今年五月生效,該法禁止買賣大部分野生動物作為食品,但在某些情況下仍可發放繁殖及使用許可證。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