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保育危機:《冰床》好眠 此生難遇

記者 呂幼綸/ 綜合報導

透過攝影,人們能留下值得紀念的瞬間,或者藉由他人之眼,看到世界各地的景觀,而當鏡頭轉向野生動物,我們能藉此看到真實的自然世界,欣賞這個美麗星球所擁有的生物多樣性,並看見其中的危機。
被譽為「野生動物攝影奧斯卡」的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每年都會收到數萬張參賽作品,除了由評審團選出大獎外,還會開放民眾投票,第59屆的民眾票選獎結果日前出爐,比賽已結束,不過這些震撼人心的照片,還有更多故事可以說!
新年初始,動物友善網在入選的25張優異作品中選出了7張,每天一篇,向你介紹動物們的故事。

作品名稱:《冰床》(Ice Bed)

攝影師:薩里卡尼(Nima Sarikhani)

由英國攝影師薩里卡尼在挪威海面捕捉到的這個鏡頭,呈現瑰麗魔幻的氛圍,藍色的斜面浮冰,竟成為這隻雄性北極熊的眠床,而牠踡著前臂酣睡如熊寶寶,與背景的天際及海洋交織出異樣美感。

你可能不知道,北極熊又叫冰熊,是從牠的學名Ursus maritimus而來,無論是北極熊或冰熊都顯示了牠的生活圈和生存方式;牠們主要的活動範圍在北極圈,最南可以到加拿大哈德森灣最南端的詹姆士灣,因為那裡會有浮冰,而海冰( 海中所有冰的通稱 )正是北極熊賴以生存的棲息地,牠們在此獵捕海豹和魚類為食,母熊也會在此構築洞穴分娩和哺育小熊。總之,北極熊的一生幾乎都在海冰上度過。

如同大家所知,地球暖化造成海水升溫、海冰融解,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在2021年7月曾引用美國NASA的數據,指出1981年到2010年間,北極的海冰面積平均每10年至少縮減13.1%,可以想見氣候變遷對北極熊生存造成的危機。

浮冰在春季提早溶化,在秋季延後形成的劇烈變化,迫使海洋哺乳類的北極熊,在陸地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而海冰的消融,更讓牠們難以捕食能提供牠們足夠脂肪的海豹。2017年《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尼克倫(Paul Nicklen)與團隊在加拿大巴芬島,拍攝到一隻瘦弱的北極熊在生鏽的垃圾桶中尋找食物,尼克倫隨後公布了這段影片並表示「當科學家說北極熊會絕種時,我想讓大家知道北極熊會餓死,而這就是北極熊飢餓的樣子。」這一事件被媒體廣泛報導,也引發了世人的關注,但北極的冰融現象並未緩解。

一隻孱弱的北極熊在加拿大巴芬島被發現於垃圾桶中翻找食物。取自/ 尼克倫的Instagram

基本上,北極熊是獨居性動物,只有兩種例外情況,一是交配期間,但公熊和母熊在一起最多也就幾週時間;二是帶著幼崽的母熊,在攝影師尼克倫的眼裡,母熊是非常細心的媽媽,而且會傾全力保護小熊。

幼崽於冬季在被冰雪覆蓋的雪洞(snow den)裡出生,體重僅一磅多,牠們依偎著禁食中的母熊,靠著媽媽的奶水存活,這樣的情況要維持好幾個月,直到春季來臨,小熊有能力出洞活動為止。嚴苛的生存環境,使得只有大約一半的幼崽有機會成年,除了氣候暖化的衝擊,近年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案更對母熊和幼崽形成極大干擾,對族群繁衍更加不利。

北極熊媽媽具有強烈的母愛,不惜一切保護小熊免受傷害。取自/ 尼克倫的Instagram

北極地區約有26,000隻野生北極熊,而在已知的19個北極熊亞族群中,有3個亞族群的數量出現長期下降。「國際北極熊組織」(Polarbears International)首席研究科學家John Whiteman曾表示:「除非全球暖化速度大幅減緩、海冰面積停止消失,否則北極熊已經走上滅絕之路。」而2021年《自然氣候變遷》(a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專文也指出,如果不嚴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世界上大多數的北極熊族群將在2100年前消失。

所幸,情況沒有那麼悲觀,就像那句名言:「生命總會找到出路!」2020年波蘭的研究人員捕捉到北極熊狩獵馴鹿的畫面,成為北極熊正在因應現實改變食性的跡象;2022年在格陵蘭發現了一個可以利用淡水浮冰狩獵和生存的北極熊亞種;2022年一項研究發現,隨著氣候變遷的加劇,北極熊和灰熊雜交產生的後代「灰北極熊」(Pizzly Bear)可能會演化成為新的物種。

北極熊正在掙扎求生,人類是否有能力制止氣候惡化和協助牠們呢 ?目前還看不到答案,但是回到首圖的得獎照片,你是否明白了不論是對北極熊或攝影師而言,這冰床上的好眠是多麼難遇!請記得「2月27日國際北極熊日」這個特殊日子,讓我們一起想想能為北極熊做些什麼。

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 民眾票選中(1):雪地中的特殊風景

北極熊是最大氣候難民?專家指族群有差異 呼籲停止使用作為地球暖化象徵

格陵蘭發現特殊北極熊群體 體型較小、可在浮冰上狩獵

氣候危機改變北極熊覓食習慣?科學家首次紀錄北極熊淹死馴鹿

氣候變遷增加北極熊、灰熊相遇機會 未來可能將有更多“灰北極熊”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