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昱賢/報導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今年公布的數據指出,2019年有18億隻活體動物在國境之間活動,歐盟竟佔其中的四分之三,長途、大量活體運輸對於動物造成的傷害也讓歐盟不得不重視。2020年6月成立的歐洲議會動物運輸調查委員會(ANIT)日前完成調查,並向歐盟執委會提出諸多建議,包含運輸車輛需安裝監視器、行程不得超過2小時、禁止運輸35天以下的幼崽等,提案已經獲得歐洲議會投票通過,歐洲執委會需在3個月內進行回覆。
綜合外媒報導,12月3日ANIT宣布完成為期18個月的歐洲動物運輸調查,歐洲議會隨即針對其報告通過結論與建議。ANIT副主席Marlene Mortler對此表示:「儘管歐盟制定動物運輸法規已經15年,但其中的漏洞很多,像是運輸設備的安全性、路線長短等都大有問題。」德國歐洲議員Manfred Weber補充:「我們在過去幾個月中試圖確定並解決這些問題,直到最後,我們發現癥結點在於運輸幼小、脆弱的動物,運輸過程的溫度及運輸持續時間等。」
羅馬尼亞歐洲議員、ANIT調查員Daniel Buda指出,歐盟的活體運輸法規並沒有被成員國落實,也沒有考慮到不同動物的運輸情況。調查委員會發現,歐洲的活體運輸普遍不符合動物福利,常見情況包含動物缺乏頭部活動空間、不供應水和食物、裝載的動物不適合運輸、過度擁擠、使用不合適的車輛、在極端溫度下運輸及長時間運輸等。
延伸閱讀:【2020年度回顧】英國脫歐動物福利也脫歐 兩地區將推活體出口禁令
畜牧業全球化、專業化 助長農場動物活體出口 歐盟貿易量佔全球80%
根據調查結果,參與ANIT委員會的歐洲議員以24票贊成、1票反對、5票棄權通過一系列建議草案,這些建議包括呼籲歐盟執委會加緊腳步,更新歐盟法規,保障運輸過程中的動物福利,建議的規範範圍不限於歐洲內部,也包含歐洲對外的活體運輸。雖然建議草案不具法律約束力,卻有實質的政治力影響,歐盟執委會需要在決議通過後3個月內作出回應。
草案提出許多具體要求,包含運輸車輛需安裝監視器和溫度、濕度紀錄裝置,歐洲各國批准活體運輸時,也須注意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溫度必須在攝氏5ºC至30ºC之間。此外,草案也希望歐盟執委會制定涵蓋所有動物物種和年齡的運輸時間限制,原則上禁止運輸35天以下的幼崽且運輸總行程不得超過2小時。
ANIT委員會主張歐盟應建立一個更有效、更人道的運輸系統,他們呼籲執委會至少需在2023年前緊急提交一份行動計畫,例如盡量運輸精液、胚胎而非運輸種畜,以肉類出口取代活體運輸等方案,他們也呼籲執委會制定成立基金會,減少變革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Daniel解釋:「歐洲議會做出的決定必須考慮到現實情況,動物運輸是歐盟經濟的重要分支,對我們農民的生存很重要。我們希望在提高福利標準的同時,也保障農民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