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魚翅貿易殺害力強 三份之二物種有滅絕危險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一項新研究表明,在全球魚翅貿易中,超過70%的物種屬於受威脅類別,而儘管在魚翅貿易中最常見的是公海或遠洋鯊魚,但來自沿近海鯊魚的魚翅數量也不容小覷,這些生活在海岸線附近的鯊魚,例如黑邊鰭真鯊、灰色真鯊、薔薇真鯊和鉛灰真鯊,捕撈通常不受禁令、漁業管理或國際貿易法規的約束,研究人員警告,如果不進行管理,許多沿近海鯊魚物種可能會滅絕。

一項研究發現,全球魚翅貿易中有三分之二的物種屬於受威脅類別(包含極危、瀕危、易危物種)。   取自phys.org(Credit: Stan Shea)(Credit: Pixabay/ CC0)

該研究最近發表於《保育通訊》(Conservation Letters)期刊,一組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從香港市場採樣了9,820條魚翅,透過DNA檢測來解開魚翅屬於哪種鯊魚的謎團,而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翅貿易中心之一。研究團隊總共發現了86種不同的鯊魚物種,其中61個(70.9%)屬於受威脅物種,占比超過三分之二。

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的主要作者卡德尼薩(Diego Cardeñosa)說:「過度捕撈很有可能是我們在世界各地看到鯊魚和魟魚族群數量下降趨勢的直接原因。我們在全球魚翅貿易中發現了這麼多受滅絕威脅的物種這件事是個警告訊號,告訴我們國際貿易可能是不永續捕撈的主要推力。」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2021年對鯊魚及其近親魟魚進行了評估,發現約三分之一的物種受到威脅,這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魚翅貿易中的物種更有可能處於受威脅類別中。

近十年來,莫特海洋實驗室和水族館(Mote Marine Laboratory & Aquarium)鯊魚和魟魚保育計畫負責人、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兼任教授查普曼(Demian Chapman)帶領了數個合作團隊追蹤和監測全球魚翅貿易,包含卡德尼薩團隊的這相研究,至今他們已經對約1萬小條加工過的進口魚翅進行DNA檢測,這些魚翅在香港和華南(South China)市場販售。

研究的主要作者查普曼,以及研究團隊採樣的魚翅條。   取自phys.org(Credit: Stan Shea)

國際海洋保育組織BLOOM Association香港分部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adoorie Farm & Botanic Garden)的科學家也參與了這項研究,研究團隊的目標是更加了解魚翅貿易中包含了哪些物種,以及這些物種的常見程度,透過長時間追蹤,研究結果將能夠向決策者報告各種管理措施的成效。

研究發現,在魚翅貿易中最常見的是公海或遠洋鯊魚,像是大青鯊和絲鯊(又名鐮狀真鯊、黑鯊),但來自沿近海鯊魚的魚翅數量也不容小覷,例如黑邊鰭真鯊、灰色真鯊、薔薇真鯊和鉛灰真鯊,研究人員警告,如果不進行管理,許多沿近海鯊魚物種可能會滅絕。

研究團隊從香港市場的魚翅中檢測到的鯊魚物種比例。   取自phys.org,本站翻譯上字

查普曼說:「少數國家正在保護或採用永續的方式捕撈鯊魚及牠們的近親,但大多數國家出於各種原因沒有這樣做,我們在貿易中發現的相當多的沿近海鯊魚被列為瀕危或極危物種,例如小尾真鯊、寬鰭鯊、杜氏真鯊、各種皺唇鯊科鯊魚,但在牠們生活範圍內的任何地區,都沒有保護牠們的法規。除非相關政府盡快作出回應,否則沿近海鯊魚和魟魚很可能會出現一波滅絕浪潮。」

查普曼表示,各國可以採取大量管理措施來控制沿近海鯊魚捕撈,並避免這場滅絕危機,他舉例:「從更換漁具到建立保護區,再到限制捕撈,解決方法就在那裡,這些沿近海物種中有許多屬於滅絕風險最高的類別,再下一個類別就是滅絕,我們不能讓這種狀況發生。」

不只鯊魚肉 魚翅汞含量同樣過高!對健康構成重大風險
全球珊瑚礁生態系 近20%鯊魚消失
改善鮪魚捕撈方式有成效 四種鮪魚數量回升 鯊魚依然面臨危機

其他報導

留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