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自由亞洲電台;撰文/麥小田;責編/陳美華
亞洲的春天正悄然消失,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公佈全球氣候數據,今年4月全球平均氣溫比20世紀的平均值高出近1°C,亞洲更是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的4月,歲時節氣跟着亂了套。
「因爲兩極海冰的覆蓋率遠低於水平。」科學家爲異常溫暖的4月寫下註解,全球最熱的10個4月都出現在2010年以來,這意味着暖化持續加速,不但南亞陷入極端酷熱,非洲也迎來有紀錄以來第9個最溫暖的4月,南非還遭遇60年以來最大的洪災侵襲,滾滾洪水吞噬山林家園,受災區的瓜祖魯那他省(Kwazulu-Natal)首長齊卡拉拉(Sihle Zikalala)以「前所未見的破壞威力」來形容這一場氣候災害。
下個流行病氣候惹的禍
亞洲和非洲面臨的暖化劫數不止於此,今年4月美國喬治城大學科學團隊發表在《Nature》期刊的研究指出,全球暖化持續加劇,野生動物隨着棲地變化而遷徙,病毒跨物種傳遞的風險將大幅增加,甚至引發下一場大流行病,亞洲和非洲的風險尤其突出。
疫情下,這一記重拳示警,讓人不敢掉以輕心,尤其近年病毒從動物跳躍到人類的情形屢見不爽。「過去1、20年來,全球不同地區發生野生動物來源的新興傳染病,像是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候羣),以及東南亞爆發的亨德拉病毒和立百病毒。」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說,「未來在氣候變遷影響下,物種爲了適應氣候條件,所以牠會擴散遷徙,導致原本不應該接觸的物種之間發生了接觸,在接觸過程中病原就有可能傳染給人類。」
這篇新研究指出,野生哺乳動物身上至少有1萬種可能傳給人類的病毒,預測模型顯示,在不同的碳排放情境下,都會發生超過30萬次物種間的首次接觸,未來50年可能會導致1萬5000次以上的新跨物種病毒傳播。
「在氣候變遷的條件下,絕大多數的預測模型認爲病毒會出現跨物種傳播,尤其是野生動物的跨物種傳播會愈來愈嚴重。」長期關注環境變遷與疾病分佈的陳貞志說,「對人類的威脅除了野生動物之間的病原傳染外,這些病原可能跨越宿主的藩籬,感染到了家畜動物,再由家畜動物感染給人類,或者是直接由野生動物傳給人類,這些都是可能的途徑。」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表示,這個研究收集超過3000種哺乳動物適應的溫度範圍和基本生活史條件,然後再跟病毒的分佈和在動物身上出現的狀況作出預測,具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不過,動物對暖化的反應不見得是平移牠的分佈範圍,即便是平移了分佈範圍,也會跟其他新物種發生互動關係,不見得能順利活存下來。但可以確定的是,因爲暖化的關係,增加了不同物種接觸的機會,包括人類在內,這是不爭的事實。
陳貞志指出,從不同物種的接觸次數或是預估出來的病毒交換次數,不能直接轉換成疾病爆發的強度,絕大多數的病毒跨物種傳播過程中,這些病毒會因爲不適應新的宿主,導致病毒消失滅亡。
「當這些物種有新的接觸之後,會不會有病毒的跨物種感染?其實有這個機會,但是到底會不會成功,也要看接觸的頻繁程度,或是新的可能宿主本身的免疫狀況,以及新病毒有沒有辦法突破免疫機制而發生感染。」李玲玲進一步說明,「中間有一些關鍵因素,只不過衍生出疾病的風險的確是增加了。」
亞洲野味市場加劇風險
亞洲和非洲向來是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爆發的高風險地區,根據這份研究顯示,亞洲的病原熱區集中在印度、中國南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非洲則以中非一帶最爲顯着。
陳貞志分析,亞洲接近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及非洲、南美洲靠近赤道區域,原本就是生物多樣性非常高的地區,當環境出現變化,物種開始隨着棲地環境改變跟着移動的時候,當然會有比較多物種之間的新接觸。
「這些地區的物種多樣性很高,假設平均每種物種身上帶的病毒差不多是一樣的,物種種類愈多,當然潛在的病毒種類也愈多,野生動物棲息在自然環境之中,跟人類的接觸機會少,其實大家和平共存也沒有問題。」李玲玲說明,「但是這些地方人口密度高,開發壓力也比較大,人類入侵自然、改造環境,或是利用野生動物、食用狀況又比其他地區高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增加接觸野生動物機會,碰觸野生動物所帶病毒的風險相對高。人口密集地方一旦有流行病發生,擴散傳染的機會當然就比較大。」
失控的氣候變遷疊加人爲活動,病毒跨物種溢散的風險跟着升溫。陳貞志以東南亞和中國爲例說,這些地區有很多野生動物交易市場、野生動物肉用市場,存在許多狩獵活動,事實上有很多部落、村莊就是在森林當中,而在中國南方接近越南、寮國、柬埔寨這一帶,當地對於野生動物利用和保護區的管理相對比較鬆散,所以這些區域仍有不少野味市場交易,此外,還有很多人會在自家後院或小農場,從事管理相對鬆散的小規模畜牧業,當環境變化之後,野生動物遷徙了,這時候也讓野生動物和家畜動物之間有病原交換的機會。
「比如1997年在馬來西亞發生的立百病毒,它就是因爲蝙蝠和豬之間的接觸,然後豬再把病毒傳染給人類。」陳貞志說,「最近10幾年來,我們可以看到類似狀況,絕大多數的疾病發生在亞洲,尤其是南亞地區,或者非洲和中南美洲接近赤道區域,所以未來在氣候變遷條件之下,這些區域會優先受到干擾。」
人畜共患病持續升溫
令人憂心的是,物種間的新接觸,也提供病毒演化的平臺。「最接近的類比是我們在野生動物貿易中看到的風險。」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卡爾森(Colin Carlson)說,「因爲把不健康的動物以非自然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爲這種漸進的過程創造了機會,就像SARS從蝙蝠傳播到果子狸,然後再到人身上一樣,而在不斷變遷的氣候下,這樣的過程將成爲自然界幾乎無處不在的現實。」
李玲玲表示,在西方國家或比較溫帶地區,他們食用野生動物的機會相對少,可能只是獵食少數的物種,而且食用的比例也不是那麼高。但是在亞洲、非洲往往有一些野味市場,從野外捕捉野生動物,然後暫時飼養,再進入市場販賣之前,這些動物被緊迫密集放在一起,導致免疫系統不好、健康狀況不佳,所以感染或傳播病毒和細菌的機會相對增加,過程中形成惡性循環。
氣候變遷爲病毒打開傳播的大門,不妙的是,科學家的預測模型顯示,即便本世紀末升溫控制在2°C以內,也無法減少病毒共享的狀況,傳染病風險持續升溫。
亞洲和非洲人口密集區更顯得脆弱,陳貞志表示,這些高風險的國家地區如果無法及早監測病原爆發、疾病傳染狀況,同時公共衛生管理不到位,它就有很高的風險造成疾病大規模爆發。由於現在國際交通暢通,所以很快會傳散到其他國家,造成這個病原在世界各地爆發。
李玲玲指出,過去獸醫、公共衛生和自然生態各自分屬不同的領域和學科專長,但是現在這些領域的人開始注意到,人類的健康、畜養動物的健康、野生動物和環境的健康其實是互爲一體。當人類破壞自然環境,或是影響到野生動物,反而會增加人類或家禽畜染病風險,而人類飼養家禽畜不當使用抗生素或藥物,一旦進入環境當中,也可能會連帶影響野生動物。
「所以現在國際間推動重要倡議,叫做健康一體或共同健康(One Health)。」李玲玲說,「我們要從一體的角度去關切傳染疾病的問題,照顧好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同時妥善對待家禽畜、寵物,人類健康才能獲得較大的保障。」
版權所有©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